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2022年8月,东丽区教育局与临潭一中开展新一轮“组团式”帮扶工作。四合庄中学张基海同志担任临潭县第一中学校长,第一百中学许秀英同志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四合庄中学王洪敏、钢管公司中学刘超英两位老师均满课时量担任教学工作。
一、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为帮扶工作把稳“定盘星”为尽快了解帮扶学校情况,四位老师不顾头晕、胸闷、无力等高原反应,克服缺水、卫生差、无洗浴室等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于抵达临潭的第二天便投入到紧张的援教工作中。帮扶团队成员在张基海校长的带领下对帮扶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结合甘肃高考和高三学情,为高三年级提出科学备考的思路和实施策略。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素养和高考绩效,制定了科学的成绩分析机制。根据目前实施的“一生一规划”提出了实效性更强的方案。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制定了《临潭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规范》,并对如何操作、怎样实施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二、以示范思维引趋势,为帮扶对象建立“人才库”该团队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谋思路、定措施”的基础上,张基海校长又提出“建队伍、提能力”的目标方案,确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徒弟”的人才孵化模式,变“输血”为“造血”的帮扶目标。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临潭县一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出以老带新、以优促新、互帮互助的良好带教氛围,以此加快临潭县优质教师队伍的“本土化”进程。作为天津市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津门杰出班主任培育人选,许秀英老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临潭一中全体班主任开展班主任系列培训工作,并积极搭建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和临潭县第一中学班主任联谊帮扶的平台,努力为临潭县第一中学打造一支品德高、素质好、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四位教师积极加入当地“青蓝计划”,通过现场教学、师徒结对、专题讲座等,极力把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为高质量推动东西部协作发展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王洪敏老师,刘超英老师,许秀英老师分别以数学、英语学科系列公开课展示了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四个转变:“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的转变,令当地教师耳目一新,找到新型课堂模式的抓手。该团队为青年教师建立了专业发展档案,帮助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跟进公开课全程指导,临潭一中多名青年教师做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尝试的公开课。针对该校学生目标模糊、缺乏自信的问题,张基海校长为高三全体师生做了“正青春,一起拼”高考励志讲座并指导高三年级依托大数据进行学生答题情况的汇总,进行成绩横向、纵向对比,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三、以联动思维提效能,为东西部学校搭建“连心桥”多元互动,交流研讨,线上教研促成长。2022年11月17日下午,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天津市四合庄中学、临潭一中、二中共同进行高中数学单元备课线上研讨会。会前,张基海校长对代表临潭一中说课的两位数学老师进行指导,临潭一中数学老师冶炜、马文俊分别做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单元综述和《指数函数》课时说课,临潭二中青年教师做《幂函数》、《对数函数》示范课,东丽区正高级教师郑金斌为其进行点评并予以指导。8个月的辛苦付出,临潭县一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高。
从西部到东部,从临潭到东丽,我区帮扶团队始终以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以智慧搭建起东西部教育沟通的桥梁。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