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由中国《民用机场》杂志主办,东丽区人民政府、海大百则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海航物流集团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临空经济(天津东丽)论坛在天津东丽湖恒大酒店会议中心召开。副市长孙文魁、中国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张锐、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区领导夏新、谢元等出席。
本届中国临空经济论坛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都市临空经济”为主题,以主旨演讲、对话论坛、专题推介的形式,分析最新趋势、分享成功经验、交流合作成果,共同描绘东丽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新蓝图。
副市长孙文魁致辞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副司长张锐致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致辞
区委书记夏新致辞
东丽区相关单位同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摩根士丹利管理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如意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维龙(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文罗拉航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为推动东丽临空经济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与会嘉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区域临空经济共建共享”、“天津东丽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天津都市临空经济发展”、“天津临空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咨询研究机构,以及来自首都机场集团、中国航空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产业园管委会、空港管委会等国内多家航空公司、机场、服务保障单位、航空产业园的高层领导和民航行业管理部门领导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含香港、澳门)的政府、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据了解,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津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天津市加快实施“一基地三区”战略定位,天津市东丽区做出了“决胜临空”这一重要决策,确定了以我国都市临空经济新时代的领航者为建设目标,以港城一体化为发展理念,将东丽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生态智慧、宜居宜业的国际化临空经济都市区。
该区域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约13平方公里。按照“全域临空、轴带引导、城产融合”的规划理念,确定了“双轴引领、四区多园”的空间规划结构。功能业态分为临空CBD、临空产业区、航空服务区、临空科技物流区等四大片区。涵盖特色会议、高端商务酒店、免税商店、商业综合体、航空总部、航空培训、航空租赁、航空科技、航空高端物流等临空相关产业。目前,坐落于航空服务区内的空港国际总部基地A、B、D、E1区15万平米的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C、E2和F区20万平米已完成主体封顶及主体验收。依托机场和自贸区区位和产业优势,截止2018年底,共引进傲基电子商务、云动力、腾邦易贸通、瑞康医药物流、三爻航空、航佳科技、航大天元等电子商务、航空科技、航空物流的相关企业320家;完成GDP70.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95.43亿元、税收1.6亿元。
近几年来,临空经济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临空经济区也将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崛起。东丽区是天津机场的所在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国家给予天津定位“一基地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字招牌”,是天津市唯一同时拥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四个国家级荣誉的行政区。
今年以来,东丽区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决胜临空”理念,充分利用区域紧邻中心城区和坐落有中国唯一的民航大学的独有教育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总面积33平方公里的东丽临空经济区,这是发展临空经济难得的宝地,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生态型的都市临空经济区,规划工作已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区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对标雄安新区,对标国际航空大都市,以全球的视野谋划未来的发展,以共鸣的思维推动未来的建设。
中国临空经济论坛是中国临空经济领域最著名的标志性盛会,已先后在北京、广州、南宁、成都、鄂尔多斯、武汉、海口、廊坊等地成功举办了十届。逾600位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国际著名咨询研究机构、跨国公司、高端制造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参会代表超过7000名,获得了各类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