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安排,现将我街道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党员干部专题学。理论学习中心组4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机关党支部集体学习了《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2.法制工作队伍学。在宪法宣传周期间举办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全街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和行政执法人员通过观看讲座的形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伟大意义、基本要义和实践要求。
(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1.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截至2021年底,我街共承担权责事项376项,包括行政处罚254项,行政检查45项,行政强制48项, 行政确认7项,行政给付1项,其他类别20项。全部权责事项均明确了承办科室和办理流程,同时形成了权责目录在区政府官网公示。此外常态化开展权责清单自查工作,每月向区委相关部门上报调整事项,做到动态调整。
2.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及时梳理政务服务办事清单,随时核查“天津市网上办事大厅”东丽相关数据配置,确保清晰、规范,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全员抓营商环境”工作,加强窗口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让企业明明白白办事。涉企问题做到“一口清”“一次清”,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到贴心、暖心、安心。完善帮代办制度,选拔业务精通、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廉洁奉公的干部成立精干的代办员专班,对辖区内企业涉及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等提供“保姆式”服务,避免企业办事走弯路、岔路。密切关注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主动响应,建立解决问题台账,属本单位职责内的马上解决,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及时协调沟通。以落实天津市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东丽区2021年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和东丽区营商环境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为突破口,倾力解决好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三)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1.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构、审核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涉及行政处罚的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完成对《东丽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东丽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规范(试行)》《东丽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规范(试行)》的意见反馈工作。
2.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推动政府管理依法进行,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信用东丽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管”。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
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天津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工作要求,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党工委会议,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工作,保障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并做到依法决策。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大力推动社区违建治理,全年共拆除4个小区违法建设问题点位189处,面积7683平方米,拆除违章地锁14个。全面铺开铁路沿线隐患排查,累计拆除隐患点位1000余平方米,加固房屋17000余平方米,清除破旧防尘网2000平方米,加固防尘网1800平方米。扎实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立案处罚35起,罚款109900元,有力推动《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全面铺开违法广告问题整治,先后组织开展车体违法户外广告问题排查整治等治理行动,针对刀牌广告、双重广告、破损广告、LED广告牌匾等问题集中进行治理。查处和规范违规设置车体广告5起,治理各类违法广告125处。强化道路环境秩序管控,针对影响道路通行的占路经营、里空外卖等问题重点发力,落实错峰上岗执勤机制,以常态化管理巩固汇海南里、万科魅力城周边等区域治理成效,治理各类影响道路秩序问题8150起。积极开展治理违法处置建筑垃圾百日行动,联合区交警支队在津北公路与驯海路交口开展联合执法,针对夜间渣土车辆运输撒漏、带泥上路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津北公路小红桥附近等重点点位,对过往渣土车辆进行定点检查,共拦查渣土运输车辆240辆。全年开展行政检查20600次,行政处罚244起,罚款金额188090元。
2.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方面,加强事前公开,在东丽区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权责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规范事中公示,行政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均穿着统一制式执法服装,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和有关执法文书;推动事后公开,分别在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信用东丽平台公示行政执法信息。在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方面,规范文字记录,根据执法行为的种类、性质、流程制作了执法文书模板并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执法案卷、文书规范化水平;推行音像记录,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对相关执法过程特别是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听证、送达等程序和执法场所进行音像记录;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及时准确向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信用东丽平台归集行政执法信息,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履行执法监督职能。在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方面,明确落实审核主体,配有专人负责法制审核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外聘法律顾问在法制审核中的作用,定期开展法制培训;明确审核范围,除了对全部行政处罚进行法制审核外,对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充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并经集体讨论决定,切实保证行政执法决定严格依法作出;明确审核内容,法制审核重点审核执法主体、管辖权限、执法程序、事实认定、行政裁量权运用和法律适用等情形。此外,完善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制度,全面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
3.完善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一是选优配强执法人员。在为6名原有行政执法人员换领新执法证的基础上,组织新增7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取证培训并全部通过考试,同时注销1名离开执法岗位工作人员执法证。二是强化法制培训。2021年针对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了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专题法制培训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组织网上观看庭审活动,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4.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5.加强以案释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向执法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宣传法律法规。特别是在执法中注重以教育警告处罚等方式宣传《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助力创文创卫工作。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编制了街道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事件分类、组织机构,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作出相应规定,明晰工作责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1.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全街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行政执法人员和信访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了《天津市行政调解规定》,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该规定的重要意义,准确掌握核心要义和主要制度设计。在街道矛调中心设置接待室、行政调解室,为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做好保障。此外在由本街道工作人员担任行政调解员的基础上邀请街道法律顾问担任行政调解员,每周定期值班开展行政调解。
2.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推动诉源治理,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的作用,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的工作优势,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尽力避免形成诉讼案件。贯彻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首件行政诉讼案件由办事处主任出庭。健全行政应诉协调指导、风险评估、分析报告、沟通联络、日常提示、执法监督等工作机制,协助各级法院依法开展调解和协调工作,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2021年全年发生行政诉讼案件34件,较2020年下降41%,败诉率较2020年下降近30%,实现连续三年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持续下降。支持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并按时反馈。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1.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安排专人负责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信用东丽平台管理工作,及时、规范向平台归集、公示行政执法信息。
2.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确定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选示范优案和典型差案。
3.主动落实政务公开。组织法制、城建、物业、执法、财务等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详细了解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相关工作要求。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工作,选聘优秀法律顾问专门负责审核把关。
(九)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1.大力推进精准普法。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在机关、老村台、社区陆续组织开展了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普法宣传活动百余次。2021年,街道更加注重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新立村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开展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宣传;结合街道还迁群众较多的情况,在“三八”妇女节开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护讲座;为增强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2.大力提升法律意识。将法律法规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党支部学习计划,重点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参加网上学法用法和网上观看庭审活动,不断提高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
3.打造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在枫景家园社区打造了民法典法治长廊和人防宣传主题广场,运用橱窗、廊柱、草坪牌等丰富的载体,以格言、警句、漫画、图片等生动的形式引导社区群众学习法律知识、传递法治观念、感受法治力量。
4.丰富普法形式。普法活动宣传形式既包括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传统形式,亦不乏新媒体宣传形式,充分运用“两微一端”推送普法信息,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扩大街道普法工作的宣传覆盖面。
(十)加强党的领导
1.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依法治区工作。2021年,街道继续将依法治区工作列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清单”,同时制定了本年度落实全面依法治区主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科室,积极发挥部门职能,牵头推动任务落实。
2.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创新。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金域华府社区被评为天津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深化治安巡逻防控,针对新立花园开展重点整治,助力平安建设。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全年共召开7次党工委会议和4次主任办公会,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到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二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党支部学习计划。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党政主要负责人经常性提醒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和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强化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四是支持区法院、区检察院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对法院调取证据、案件执行等工作给予全力支持。五是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开展专题述法工作。
新立街道办事处
2021年12月30日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