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关于推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4-01-08 17:52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字号:
    

按照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有关要求,经区文化馆推荐,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会议研究,推荐东丽区文化馆应超男同志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具体公示内容如下:

应超男,女,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2018年考入东丽区文化馆,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事迹如下:

应超男同志2018年于天津市东丽区文化馆工作,负责东丽区非遗保护工作。期间,该同志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团结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投入到东丽区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非遗传承人、群众的广泛认可与称赞。第一,始终秉承实事求是工作原则,将非遗调查记录工作走实走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深入到全区34个先前认定的非遗项目进行走访,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深入的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普查到的非遗项目,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为了解决非遗保护工作中资料断档、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她及时做好非遗文字、影像资料收集,主动、及时地撰写非遗信息,持续动态完善东丽区非遗调查档案,对现有52个项目逐个建立记录档案。第二,紧跟新时代文化建设新要求,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为了让东丽非遗影像资料更好地留存下来,让全国各地的群众了解东丽非遗,虽非专业出身,但她自学影视脚本创作与影视拍摄手法等,运用影像优势记录了《大郑剪纸》《大杨宝辇出会》等9个项目,做成非遗专题宣传片;同时,发挥自身历史学的优势,借助口述史的真实性将24个民间文学故事录入了《东丽故事集》音频,在“东丽区文化馆”等官微上发布非遗影音,让更多人体会到东丽区的风俗民情。为了更好地展示周记宫灯等传统技艺类项目技艺的精湛,从数字建模上展示宫灯内部的精巧,多次动员传承人家属将宫灯、半成品等物件捐献给东丽区,并邀请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教授、学生进行影像创作与3D模型构建,建立了超过600G的数字资源库,赋予了非遗技艺另一形式的生命。第三,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做好管理与推荐工作。密切与传承人沟通非遗工作,及时掌握各项非遗信息,不断提升传承人的非遗素养与法律意识,建立非遗传承人资源库。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促使她严谨地参与到非遗推荐申报工作中,在全区范围内走访调查,以文字形式和影像手段详细记录了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在掌握大量珍贵资料信息后将调查结果上报给天津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最终,长祥高跷等被成功列入天津市市级非遗项目。截至目前,东丽区市级项目由原本的7项增加到15项,实现了114%的增长率,国家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无极拳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项目。另有20个项目被确立为东丽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四,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拓展多渠道宣传展示路径。为了丰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非遗文化需求,她执笔编撰出版了《天津市东丽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系列教材(剪纸)》《天津市东丽区长祥小高跷(校园读本)》等非遗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普及东丽区特色非遗项目。利用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时间节点开展展览、科普课堂、手作等群众活动,让更多的群众感受东丽非遗的活力;利用寒暑假打造“非遗夏令营”“非遗研学”等品牌活动,激发同学们心中非遗文化的觉醒;为了在中小学推广非遗文化,多次与刘台小学、军粮城小学负责人沟通,送大郑剪纸、长祥高跷、王派快板等非遗项目进校园,团结了一批高素质的传承人队伍,每年进校园开展超过300场次的非遗教学活动,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赞誉。积极盘活非遗数字资源,利用非遗纪录片、音频资料、线上小课堂等影音资料,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非遗科普活动,不断拓展东丽非遗的受众面,让更多群众了解东丽非遗的魅力与活力。

本公示时间为五天(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反映,并提供详实具体的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凡匿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事业科(022)58601910;电子邮箱:dlqwgjswk@163.com;通讯地址: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东丽区先锋东路3号),邮 编:300300

特此公告。

                      2024年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