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城管委2021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25 08:27      来源:东丽区城管委
字号:
    

东丽区城管委2021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2021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区城管委立足构建专业化队伍新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城管执法职责,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指导思想,着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进执法队伍工作作风,抓紧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执法工作,努力提高居民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理论学习成果

统筹安排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热情,主要负责人在周例会上对相关干部作随机提问,根据各自职责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问题,并作简要点评,会后作专题考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测试,强化各级干部对法治思想的理解;落实《东丽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制定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专题内容集中培训,执法培训专题测验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法治思想的理解和运用;组织全体执法干部参加2021年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培训及考试工作,推动执法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截至目前,全体干部高标准完成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的学习内容,并全部参加网上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了100%

(二)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1.组织开展培训普法工作。一是全年组织完成两次集中培训工作,分别于5月、10月中旬开展两期东丽区城管执法系统培训工作,邀请扬州大学授课团队亲赴东丽作专业授课,参训人员400余人,包括法律基础理论、行政执法实务、日常执法难点和法治意识教育等内容,培训内容详实生动,专业性强,实操性高,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坚持紧抓日常培训工作。根据执法实践要求,结合新法实施工作,开展一系列实务操作性强、契合实践度高的培训会议,包括渣土执法实践、新修订《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三项制度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和户外广告专题培训及简易程序运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稳步提升队员的业务水平。三是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不定期开展《民法典》专题宣传,在国家安全日、普法宣传日和宪法宣传日等关键节点组织实施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政务公众号和微信号广泛宣传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民法典常识和国家安全法等在内的多类型专题,有力地促进了法制教育宣传。

2.组织开展新入职“以干代训”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对“以干代训”人员开展两轮专业培训,根据街道授权事项及执法文书讲解内容,布置课外作业,以测促学,学员作业质量普遍较高。赴华明矽谷港湾现场观摩拆违工作,真正做到以干促学,队伍专业素养提升明显。

3.打造正规化执法队伍。加强建章立制,加强人员内部管理。采购了一系列科技化执法装备补充执法队伍力量,组织全区执法队采购执法服装,为我区打造城管执法正规化队伍提供物质保障。

(三)依法履职尽责,严格规范执法

1.坚持执法检查常态化运行。每日对直属道路、公园广场、机场区域的占道经营、乱堆乱放、非法广告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全年实施执法检查2727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702人次,治理共享单车62起、运输撒漏47起、非法广告215起、占绿毁绿3起、占路经营348起等各项违法行为,治理各类违法行为700

2.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坚持“逢电必接,逢件必回”的工作原则,截至目前共受理12345、“吹哨报到”、党群心连心、政民零距离和区委书记留言板等涉及行政执法投诉案件442件。涉及撒露扬尘101件,占道经营91件,共享单车及电动车70件,广告牌18件,僵尸车17件,乱倒垃圾16件,违建15件,占绿毁绿9件,其他105均已按时办理,反馈良好。共接听群众来电70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5次,认真倾听来电反映情况,主要涉及信访投诉和来电咨询,均转接属地街道及相关部门,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3.严格依法行政,增强执法威慑力。今年以来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要求,先后联合属地街道开展废弃厂房、户外广告集中清理、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和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强化日常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对直属区域主干道路占绿毁绿、建筑垃圾、垃圾分类、乱贴乱画、户外广告、占掘路行为和其他影响环境秩序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2021年共作出处罚决定893起,其中:办结简易程序案件842起,普通程序案件51起,共处罚金额2,696,710元。

聚焦专项工作,狠抓全域治理

1.严厉打击违法处置建筑垃圾行为。坚持“即查即罚,一案多查”的工作思路,以重点检查、群众举报、清指平台通报等问题线索,组织开展多轮次建筑垃圾处置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全区共立案查处案件202起,共处罚款2,977,050;依托天津市建筑垃圾大数据系统,建立东丽区废弃物处置监管共享平台,通过车辆卫星定位装置接入平台、出土源头和消纳场实时监控抓拍等方式,实现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全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处置备案制度,指导相关单位按照要求规范运输处置行为,进一步优化建筑垃圾处置备案流程,将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提高处置核准通过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2.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工作。对全区各街道重点道路底商、单位、企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重点对未按照规定设置收集点位、配备收集容器的行为及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行为,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共检查商户、企业、单位372户,送达责令改正通知312同时强化对居民的宣传引导,呼吁各单位及广大市民,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用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3.违法建设治理。紧紧围绕矽谷港湾违法建设治理重点,发挥监督指导作用,针对华明街矽谷港湾违法建设治理跟踪督导,深入违建现场,开展违建拆除调研指导,监督街道细化工作措施,并做好矽谷港湾拆违保障;制定《关于东丽湖违法建设治理的工作方案》,对于拒不配合相对人通过明确强制执行方案、逐户拆除违法建设等方式,全部完成治理;有序推进东丽区违建整治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掌控全区违法建设治理动态情况,提升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建设东丽区违建整治综合管理平台,提供违建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传等服务,目前已完成前期调试阶段,做好正式投入准备。

4.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开展落实防疫措施专项检查在日常巡查过程中组织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和公共区域等地市民的健康码和疫苗接种码的两码检查和通告发放工作;二是开展机场重点区域生活垃圾检查工作制定《东丽区机场重点区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检查工作方案》,每日对机场航站楼、东西区垃圾转运站、3个货运站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处置、收运情况进行检查,并要求机场航站楼内商户企业签订《生活垃圾处置承诺书》,杜绝航站楼内生活垃圾私自分拣、交由其他人员处置,共签订承诺书16;三是严格实施处罚,查处天津紫月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案,已办结,收缴罚款82,000元;查处相对人在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捡拾废弃物案,已办结,收缴罚款2000

(五)落实“三项制度”,促进执法规范运行

1.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行政裁量权基准等执法信息权责清单的基础上,依法主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事项。严格公示处罚信息,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录入公示。

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针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组织了多次全体队员业务培训会,并邀请街道执法队员参加,提高了执法人员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能力。依托执法监督平台,不断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的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行政检查活动,加大渣土运输、违法建设治理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提升了执法效率。

3.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一律不得作出决定。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明确审核范围包括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执法决定,认真履行案件法制审理环节,做到办审分离,对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决定是否合法、适当、是否超越或者滥用职权、其他依法应当审核的事项等,提出审理意见。

二、存在问题

依法行政工作综合性很强,特别是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复杂化,需要行政人员有较强的法律和专业基础知识。但目前对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认识还不够深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依法处置各种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还需加强研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和尊法、尚法、守法的意识,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城管队伍形象

1.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执法转型。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四个全员抓”工作要求,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履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为企业做好服务。一是工作方式上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在服务中实施执法,在执法中体现服务。二是工作主体上由传统的以政府为主体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建模式转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三是工作方法上从重管制向协调、协商转变,努力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调来解决。四是工作机制上从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超前宣传、超前普法、超前纠违,减少相对人损失,提高城管执法工作效率,提高人民满意度。

2.强化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办案能力。一是持续开展专业培训。总结今年培训经验,结合当前执法实践,有针对性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专业培训,主要从业务能力拓展、办案工作规范、法律素养提升、执法过程规范等方面综合提升整体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能力。二是紧抓“以干代训”工作。对全区新招录街道综合执法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干促学、以干代练等业务培训,重点培养法制审核、执法办案等专业能力,稳步向各街道输送专业人才。三是推进案件模板化管理。当前城市管理执法案由类型多样,目前各街道新招录执法人员较多,办案能力不足,模板化案件可使其迅速适应办案节奏,更好进入工作状态。

3.提高执法队伍智慧化、科技化水平。围绕《天津市东丽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书》(第五十四号)提出的“我区行政执法办案力度仍需提高,城管部门执法手段相对落后,技术化执法手段不足,致使行政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将以智能设备为基础,创新执法手段,引入违法建设治理平台、智慧笔录、无人机、数字集群终端等科技化设备,努力提升执法科技化智慧化。

(二)结合“创文”工作职责,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1.坚决治理城市管理顽疾。按照“创文”要求,结合自身职责,对占路经营、违章棚亭、违法广告、乱堆乱放、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顽疾加大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专项整治,疏堵结合,多管齐下,使城市管理顽疾有效根治,市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2.持续开展市容整治。进一步深化对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的整治,不断提高清理时效和质量。督促沿街经营业户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清除脏乱差现象加大对闲置厂房、废品收购站整治力度。

3.强化普法教育,加大执法力度。狠抓辖区环境卫生和文明行为管理,常态化普法教育,严格对辖区内不文明行为以及影响我区环境卫生行为进行治理。进一步加大对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的执法力度,将成功经验编制执法案例集在各街道推广学习,形成全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持续打击违法处置建筑垃圾行为

一是充分发挥网格员和执法队员作用,加大检查力度,综合利用高架视频监控技术,及时发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查处并启动倒查机制,依法追究违规运输企业及项目建设单位法律责任,全面落实街道在城管执法中的主体责任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持续完善东丽区废弃物监管平台建设,依托卫星定位系统及高清摄像头等数字技术,实现建筑垃圾智能化闭环管理探索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车辆运输路况、渣土卸地等实地勘测取证,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监管实效性三是强化普法教育,增强法治意识。组织渣土运输单位及相关企业以座谈会、通报会等方式,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并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从业人员遵法守法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持续推进东丽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1.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坚持对新增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推动落实各街道发现和报告机制,督促指导属地街道执法机构强化巡查,特别是加强重点区域的巡查管控,增强巡查力量,增加日常巡查频次,对于发现的新增违法建设立即予以制止,依法快速查处。

2.继续推动违法建设平台建设。推动平台的快速建立成长,加强全区违法建设管理,结合我区违法实际现状,运用高科技手段,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实现“杜绝新增、减少存量”。

3.建立违建长效治理机制。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防控机制,实现全区域无缝监管,对顶风新建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杜绝新建违法建设现象发生,对现存违建数量做到消存量、防增长,助力打赢全区违建治理攻坚战




20211231

      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