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街道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11 14:17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华新街道办事处
字号:
    

2022华新街道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以优化街域城市管理抓手,以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职责明晰化、程序公开化、行为规范化的行政执法工作格局努力促进街道行政执法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结合实际,就全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公开制度。以街道综合执法体系改革为契机,坚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公开制度。通过东丽区政务网向社会公开街道权责清单,明确权责事项的法律依据、执法内容和具体方式;利用信用东丽网站公示行政处罚情况,促进街道行政执法与社会征信体系的信息化对接;针对行政执法、行政检查开展情况,及时将全过程上传至区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确保执法行为接受上级审核和社会监督;广泛运用工作信息报送、微信公众号刊发和向各级媒体投稿等途径,宣传和报道街道日常执法工作,通过网络载体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行政执法公开透明、面向群众。

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结合工作特性建立了《华新街执法队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推行纸质文书、电子文档和影视音载体相结合的全过程记录方式。先后配备执法记录仪、录音笔、摄像机、监控视频、录音电话等影音记录设备,创新引入车载云台摄像系统和无人机巡控技术,进一步确保全过程记录形式丰富、科学高效、调用便捷。针对现场检查、调查取证、证据留存、行政强制、文书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环节以及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明确全过程记录方式、记录载体和责任人员,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内容的资料汇总和案卷归档,以执法事项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实现了同一案件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三是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坚决贯彻执法事项四级审批制度,对重大执法决定分别由办案人员、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法制审核人员和分管领导逐层审核,重点审核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事实认定、行政裁量权运用和法律适用等情形,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进一步确保行政执法程序严谨、文书规范。同时,发挥专业人员在法制审核环节的关键作用,聘用律师事务所长期担任街道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街道行政执法工作,对重难杂疑案件的审核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了街道法制审核能力。

四是严格落实“依法免罚+柔性执法”制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将普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对于初次违法且违法情节轻微的相对人,采取教育规劝为主,讲明法律依据及违法后果,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针对屡次违法但情节轻微的相对人,如占路经营摊贩,坚持“一规劝、二教育、三暂扣”的整治原则,以社区志愿服务教育代替行政处罚,引导其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到维护街容街貌行动中来。

(二)重点执法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推进社区违法行为综合治理。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以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社区违法行为为执法重点,通过街道牵头主导、执法紧密配合社区积极参与的创新举措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全年共治理在建违法建设1000余处;治理各类社区堆物问题400余处次。街域违法建设持续减少,社区安全隐患有效移除,百姓生活环境更加和美,群众满意率不断攀升。

二是加强街域环境秩序常态管控。全面提升动态问题常态治理能力,针对上级重点督查、群众反映强烈和问题反复多发的顽固点位,持续改进工作机制。通过交叉巡查、定点值守、延时管控等举措,对占路经营现象严重的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依法依规对其劝离,劝导摊贩合法经营;同时,对共享电动车、自行车,车辆占压绿地及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进行治理,真正做到让路于民。截至目前,已治理占路经营1200余次,治理集中整治乱停乱放共享单车100余辆,占绿毁绿案件30余起。

三是统筹开展重点领域执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权限下沉,对照街道执法权责清单,详细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以七小行业”、“门前三包”、渣土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落实“双随机”制度。针对驻街企业、经营商户、社区住宅等场所建立检查台账,详细记录日常执法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依职责督促整改、按期复查、及时移送。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准则,高效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以七小行业、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领域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各项行政执法工作。针对驻街企业、沿街商户、社区等场所建立检查台账,详细记录日常执法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依职责督促整改、按期复查、及时移送。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23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累计纠正底商外溢、门前不洁、垃圾未分类投放等问题点位300余处次,立案处罚83起,共处罚款金额28700元。

(三)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打造过硬队伍。对标对表,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队内车辆、队容风纪、内务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比,力求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准军事化队伍,为全面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发挥执法能效。结合人员实际完善现有工作机制,通过调整科室架构、细化职责分工,不断增强队员履职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结合街道及执法大队日常工作实际,借鉴其他单位经验做法,制定队内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全过程记录等多项制度,保证执法效能高效发挥。

三是狠抓学习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按照市、区城管委要求,定期开展执法培训,依托《城市管理公开课》等线上学习平台,结合线下执法案例分享及法律法规学习等形式,组织队员每周2次线上学习,每周1次线下学习分享,提升队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技能,努力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效果有待增强。群众支持参与是做好街道行政执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华新街道对法律法规的宣讲多通过边执法、边普法的形式开展,系统性统筹和针对性部署不够,普法手段相对单一,群众对街道执法工作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不够,导致不理解、不配合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阻力。

二是法制审核有待加强。按照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要求,华新街设置法制审核部门为公共安全办,设置法制审核人员1名,法制审核人员在经验能力上与岗位要求还存有一定差距。面对繁杂的街道行政执法权责事项,审核难免力不从心。需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确保法制审核环节严谨规范、发挥能效。

三是执法水平仍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涉及事项多,覆盖领域广,各项工作考核严格,对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经验、专业素养、理论知识有较高要求街道现有行政执法人员力量相对薄弱。占路经营、楼道堆物非法广告、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顽疾,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缺乏综合整治体系,极易出现回潮反复需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丰富工作举措,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和长效管控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华新街道将继续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履职要求,以常态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方式,统筹现有力量,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组织和开展好2023年各项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把守法意识养成作为行政执法一项重要抓手工作,培养居民建立学法、用法思维,引导辖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理和城市治理,街道、执法和居民三者之间良性互动,促进城市治理由政府约束向全民参与转型,变执法强制为公民自觉,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维护”的良好社会治理氛围。

二是充实法制审核力量。逐步完善法制科室建设,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环节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通过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强现有法制审核人员的能力培养和经验积累,同时,不断将政治素养高、法律知识丰富的专业人员吸纳入法制审核队伍,为提高街道法制审核能力夯实基础。

三是抓好执法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岗位职责分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切实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对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进一步对业务知识进行培训,通过线上培训、法律法规学习、专项演练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区级部门联动。积极探讨职能部门街道行政执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加强规自城管、司法市场监管卫健、安全等部门的紧密沟通,进一步明确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相关程序,优化现有执法办案流程,坚决做到“零诉讼”“零复议”,形成权责清晰的行政执法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