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卫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党中央及市、区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担当、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秉持严格执法、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卫生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现将2022年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1.抓牢第一责任人履职,强化责任意识
区卫健委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卫健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小组各成员职责,组长由委党委书记担任,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协调,明确副组长及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党政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结合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完善本系统年度法治重点任务清单并对照清单各项指标进行督促落实,将各项工作积极纳入法治化轨道。
2.抓实制度建设,提升法治意识
结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进一步坚持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机关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坚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学法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及区相关法治文件精神,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打造成一种常态化工作长期、持续抓实抓牢,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深刻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的精神实质,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采取各种线上学法、观看庭审视频及线下专题培训、以案释法等形式对监督员进行法治教育,使全体监督员均达到任职条件聘用上岗。在日常工作中,监督所对内开展执法人员的风纪风貌稽查,对外定期组织召开执法人员评议会,及时发现执法人员的不良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二)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1.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行政裁量权基准等执法信息通过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报告等平台向社会公开,提升监管透明度,截至目前共公示处罚信息453条,公示双随机检查结果信息719条;全部行政检查及行政处罚过程执法人员均能通过文字、执法记录仪、照相机等记录方式,对执法人员亮证、调查取证、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依据《东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决定的规定》,对听证及罚款额超过5万元的处罚案件进行集体谈论决定,全年共通过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10次,共计罚没款856090元。
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市区卫健委以及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的2022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开展2022年度随机监督抽查工作。全年国家任务106户,市级任务247户,区级任务282户,联合双随机任务8户,均已全部完结;对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共计131户,罚款共计9.3万元。
2.强化法制宣传,注重执法普法成效
结合自身职能,围绕监督执法、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一方面深入企业、单位、社区及基层对群众开展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同时树立权利义务一致的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对被监管单位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的政策法律宣讲,宣传诚信经营,减少行业违规行为。在执法过程中,注重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年度撰写报送以案释法案例9件,并通过本单位微信公众号推广宣传。全年向经营单位发送宣传手册等材料5000余份,现场答疑120余人次,总受众人数达6200余人。积极撰写信息简报,全年上报业务信息简报约63篇,市、区电视台新闻报道2次,区监督所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开展情况及以案释法信息共计101篇。
(三)助力疫情防控
1.监管行业督导检查
动员全部执法力量划分为8个检查小组,采取“分组包片”的工作模式,对辖区206家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共计检查987户次,针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给予警告行政处罚130户次,对于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医疗机构,责令停业整改31户次,责令相关责任人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整改到位。针对因疫情要求暂停营业的美容店、洗浴中心、美体养生及足疗行业关停情况开展“日巡夜查”,确保所有场所应停尽停,共计巡查1900余户次,对未经允许擅自营业的3个单位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2.群防群控督导检查
积极开展社会面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三件套”及核酸查验的经营单位当场责令整改并约谈单位负责人,情节严重的予以关停7天处理。截至目前,共计巡查2000余户次,出动人员4000余人次,现场责令整改297户,停业整顿85户。与区工信局联合对我区军粮城街、无瑕街内全业态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于发现问题的单位第一时间责令其落实整改,对于屡次出现防疫漏洞的点位进行停业整顿处理。联合督导检查共计519户次,出动人员1038人次,现场责令整改237户次,停业整顿33户次。
(四)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工作
1.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根据市司法局及市监督所的工作安排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共评查56卷次;参与市所承办的全国部分省市行政处罚案例评审工作。一起传染病防治案件入选天津市卫生行政处罚优秀案件。
2.做好复议答辩、证据提交工作
积极配合区司法局做好行政复议答辩工作,按时提交答辩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在执法过程中注重程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形式搜集证据,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2020年一起行政处罚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区法院已作出执行终结决定,本案于2022年2月27日结案。
3.加强行刑衔接,建立并落实长效协同执法机制
根据东丽区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召开区级联席会议部署年度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按照联合打非查处工作机制,本年度与公安东丽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及属地街道综合执法共计联合执法5次,联合查处无证行医4起,对无证行医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加强对各街道执法队、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无证行医查处程序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夯实打击无证行医工作的理论武装。
二、存在的问题
1.执法力量不足
我委执法部门监督所自成立以来,长期空编问题不能解决,执法队伍目前正处于不断退休减员,执法人员平均年龄不断提高,身体素质逐渐降低,但执法任务急速增加,给执法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各街道缺乏专职的职业卫生执法人员配合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监督协管员无法顺利进入企业协助职业卫生监督线索及时上报。
2. 执法能力有待提升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应急响应的监督要求,执法监督能力水平和疫情防控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培训重视度、参与度不高,学以致用效果有待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及质量参差不齐,在强制措施、强制执行方面权力受限,有时难以对违法行为人形成有力震慑。
3.执法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监管部门对部分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不规范,有时强调对企业经营“无事不扰”,日常监管、重点监管补位不及时、发挥作用不明显,有时出现对重大违法行为执法滞后的问题;一些新兴行业游离于监管之外,如健身中心、月子会所、婴儿游泳场所等;还有一些正在执行的处罚依据修订不及时,处罚额度规定较低,导致一些被监管单位因违法成本较低而屡教不改。
三、整改措施及下一步计划
1.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执法能力
不断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机关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坚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学法制度,重点强化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考法,确保具备岗位工作必备的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不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健全专业领域专案人才库,创新执法监管手段,提高执法人员能力,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2.完善执法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突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效果,完善《联合抽查清单》,规范“两库”(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设,以小比例的随机抽查,实现大范围震慑违法。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巡查,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防治因安全生产隐患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建立健全从源头管控、流程监管到末端处置的监管长效机制,优化提升“双随机、一公开”质效,以机制发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落实普法责任,提升执法效果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注重释法明理,反复以说理式执法向违法行为人宣传法律法规,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影响、促进企业重新发展等方面分析解读,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使原本程式化的执法模式更具“温度”和“人情味”。同时推进普法宣传与行政执法深度融合,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引导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筑牢安全屏障。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