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桥街行政执法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依法治区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执法队伍素质、加强规范化建设、营造依法行政工作氛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现将全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行政执法人员情况。金桥街综合执法大队现有人员29人,其中,持证执法人员10人,辅助执法人员19人。
2.行政执法案件情况。2023年金桥街共完成行政执法案件107件,罚款56950元。其中,一般程序案件39件,简易程序案件68件。办案数量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案件类型更加丰富,执法信息化程度增强,柔性执法力度不断提升,今年以警告办结案件17件,数量远高于去年。
3.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严格按照全年执法计划开展日常巡查执法工作,实现巡查执法全覆盖,对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格落实《天津市东丽区街道综合执法事项汇编》授权执法事项,全年完成行政执法检查402次。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1.落实《行政处罚法》,确保严格依法办案。一是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处罚种类、程序、期限,严格落实陈述申辩、听证、执法全记录、公示、重大法制审核、集体讨论等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程序合法。二是规范实施行政处罚行为,严格规范执法检查、调查程序、采取强制措施等执法行为,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三是规范执法卷宗和文书制作,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执行。
2.落实“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合法合规。一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规范意识,在执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事先告知相对人权利义务和执法流程、确保执法过程公开透明,事后处罚结果及时在信用平台和执法监督平台上公示,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全过程记录执法中真实收集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执法结束后将过程中形成的全过程记录资料分类归档保存,确保各个环节有据可查。三是落实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法制审核流程,做到办审分离,力求在执法各个环节上都把好关口。发挥兼职法律顾问作用,深入参与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规避行政执法风险,促进执法工作规范化。
3.完善行刑衔接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正和效率。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完善行刑衔接制度机制,强化部门间协作交流,做好案件线索移送、反馈和多部门联合执法。
4.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执法公平。
规范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据过罚相当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在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予以处罚,防止轻错重罚,过度罚款。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需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最终的处罚额度。
(二)重点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做好道路秩序巡查和整治工作。针对占路摆卖、公共区域堆物、非法广告等秩序问题精管细治,今年以来,共治理占道经营7100余次,商户门前三包问题460余次,处理晚间违法问题320余次,治理运输撒漏、运输车辆路线违规54起,排查物资回收站130余次,取缔2家,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281份,燃气安全检查190余次,全面提升道路秩序和日常监管水平。合理安排人员力量,重点解决小区门口、早市门口等重点点位摆卖拥堵问题,全力保障创卫复审和创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2.持续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加大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已拆除2处,11平方米。加快核销图斑进度,累计整改完成并验收23宗,同时对其余存量违法建设加强执法巡查,积极想办法、督促解决,达到了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的效果。
3.做好废弃车辆治理专项工作。对建成区内的废弃车辆逐一排查,建立“一车一档”台账,并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下达行政执法文书4份,清理废弃车辆17辆。
(三)执法方式创新情况
街道行政执法工作始终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深入落实好依法免罚和柔性执法制度。对于初次违法且违法情节轻微的相对人,采取教育规劝为主,讲明法律依据及违法后果,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坚持行政处罚与法治教育并重理念,利用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手段引导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四)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完善工作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办法,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城管委下发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标准、现场处置与执法规范、着装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执法人员在履行执法职能时规范着装、标志佩戴齐全,自觉使用文明、礼貌、规范的语言,对当事人不理解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将执法人员培训学习纳入常态化管理,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全市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和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将《天津市东丽区城市管理执法依据汇编》作为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的必修课,通过以案释法、经验交流、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拓宽工作视野,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促进执法水平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三、存在问题
1.管罚分离造成执法效率低下。一是行政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无权处罚,综合执法大队赶赴现场处理时当事人已逃逸,行政执法无法实施,造成行政执法效率低下。二是执法工作超越不了“事后执法”的属性,前期管理不到位,后期管理跟不上,执法效果难以保持。三是行政和执法部门之间相互监督配合的机制不顺畅,导致行政和执法形不成合力。
2.执法人员储备不足。综合执法行政职权覆盖面广,专业性强,一线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且涉及项目较多,疲于应对,缺乏精力集中钻研学习业务,提高执法水平,导致既熟悉法律法规,又熟悉一线工作方法的人员储备不足。
3.执法环境有待改善。执法人员在面对群众执法的过程中,执法尺度松了则效果不大,尺度严了则激化矛盾。并且群众对执法工作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从整体工作情况来看,不管是市容市貌管理,还是行业整治,当事人大多被动配合,群众对执法工作不够理解、信任和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以学提能,提升业务能力。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牢固树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法律知识分享、执法中常见问题经验交流等活动,将法律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增强一线执法人员现场处置问题能力,真正做到知法懂法、精准执法,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服务群众,执法服务为民。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聚焦民生“小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
3.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治理成果。强化日常市容环境秩序巡查治理,持续整治占道经营等城市“十乱”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净化市容面貌,打造宜居环境。积极推动土地清查整治和违法建设的治理工作,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占地情况的出现,为辖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