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制定《东丽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
制定《东丽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9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津政发〔2018〕32号)文件精神,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培训服务,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二、《实施方案》共包括几部分内容,通过哪些举措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实施方案》共分为五个部分,二十七条。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实施积极的政策带动就业,提出了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动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见习人员补贴范围、进一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鼓励家庭服务业企业发展等八条举措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第二部分,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提出了筹建一个服务场所、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完善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一批专项活动等四条举措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第三部分,加大培训力度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出了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提升培训层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职业能力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整合;落实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等六条举措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第四部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就业,提出了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放宽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等三条举措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第五部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实施,提出了在就业政策宣传上突出“精炼”、在加强部门联动上突出“精诚”、在供需平台搭建上突出“精益”、在就业帮扶工作上突出“精准”、在就业政策落实上突出“精细”、在创业就业服务上突出“精心”等六方面工作要求。
三、与以往政策相比,《实施方案》有哪些新变化?
为适应当前就业创业形势需要,《实施方案》对相关政策作了完善创新,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在实施积极的政策带动就业上,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规定申请条件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由最高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二是在推动创业载体建设上,对创业企业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众创空间内的企业可凭众创空间主办方提供的工位注册登记。允许“一照多址”,企业住所与经营场所在同一登记机关辖区内的,可申请办理分支机构登记,也可申请办理经营场所备案登记。对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定奖补,对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失业人员首次创办企业的,每招用1人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总额最高3万元。
三是在鼓励参加就业见习上,扩大享受就业见习补贴人员范围,由“年龄不超过28周岁,无就业经历,且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的本市生源或本市院校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以及毕业学年在校生”扩展至“毕业学年在校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16至24岁的失业青年”。同时提高补贴标准,参加就业见习人员生活费补贴标准由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提高到75%。
四是在支持鼓励家庭服务业企业发展上,对在本市注册专门从事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择优进行政策扶持。其中,从事家庭服务业的,招用本市失业人员,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招用本市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招用本市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岗位补贴和3年社会保险补贴;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对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给予2年岗位补贴和3年社会保险补贴,享受补贴人员不超过员工总数的70%。
五是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上,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机制,制定符合东丽区培训工作实际的职业技能补贴政策,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契合企业生产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转型。
六是在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就业上,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低于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原标准为25%),此项政策属于普惠型政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确定。
七是在供需平台搭建上,注重企业岗位的日常开发和采集,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工后每周五均举办一场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不间断地搭建供需桥梁,同时利用“东丽就业云”网络服务平台和“天津东丽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网络招聘平台,使服务更加精益求精。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