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2015年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直报调查分析报告
根据国家发改委及天津市发改委关于2015年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直报调查的布置和要求,今年上半年东丽区对世纪兴种养业有限公司、新兴同利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不同饲养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完全成本调查。调查显示:2015年上半年规模猪场头猪产量、产值、生产成本略有下降,净利润上升。现将调查汇总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头均产量减少
2015年规模生猪头均产量(下同)101.75公斤,比上年的106.5公斤减少4.75公斤,减幅4.67%。其中大规模养殖户(场)99.5公斤,比上年的106公斤减少6.5公斤,减幅6.53%;中规模养殖户(场)104公斤,比上年的107公斤减少3公斤,减幅2.88%.
(二)头均产值减少
规模猪场平均头猪产值1326.6元,比上年的1363.2元减少36.6元,减幅2.76%。其中:大规模猪场产值1308.48元,比上年的1356.8元减少48.32元,减幅3.69%;中规模猪场产值1344.72元,比上年的1369.6元减少24.88元,减幅1.85%。2015年规模猪场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649.25元,比上年的640元上升9.25元,升幅1.45%。按不同规模划分:大规模猪场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652元,比上年上升12元,升幅1.88%;中规模猪场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646.5元,比上年上升6.5元,升幅1.02%。
2015年上半年我区生猪价格呈“V”字形走势, 1月份生猪价格为13元/公斤,处于正常盈利水平,二月份开始生猪价格大幅下跌,3月中旬价格达到2014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点11.6元/公斤,生猪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程度达到了每头猪200—400元,此后明显反弹。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价格呈现底部逐步抬升的走势,6月份生猪价格已达到了14.4元/公斤,此后仍将继续攀升。综合汇总数据来看,虽然今年上半年平均收购价格略有上涨,但出栏头重下降,相抵后产值仍稍有减少。
(三)生产成本略有下降
规模猪场平均每头生猪总成本1293.25元,比上年的1336.23元减少43.71,减幅3.38%。其中生产成本1292.67元,比上年的1336.23元减少43.56元,减幅3.37%;土地成本0.58,与上年基本持平。饲养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1198.17,比上年的1247.82元减少49.65元,减幅4.14%。人工成本94.5,比上年的88.41元上升6.09元,升幅6.89%.
总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仔畜费下降。2015年规模猪场平均仔猪价格26.3元/公斤,比上年的27元/公斤下降2.66%。仔畜重量15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平均头猪仔畜费394.5元,比上年的405元减少10.5元,减幅2.66%。二是饲料费用的减少。2015年头猪饲料用量280.8公斤,比上年的284.82减少1.43%。平均每公斤饲料2.7元,比上年的2.8元下降3.7%,饲料费用758.16元,比上年的797.48元下降39.32元,降幅5.19%。此外,人工成本有所增加。2015年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分别为75和90元,比上年的70和84元上涨7.14%,头猪用工量1.13个,与上年基本持平。增减相抵后,生产成本略有下降。其它直接、间接费用有增有减,由于绝对值较小,对整体物质与服务费用影响不大。
按规模划分:大规模猪场头均总成本1248.48元,同比下降3.69%。饲养成本1247.9元,同比下降4.76%。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1183.4元,同比下降5.22%。人工成本64.5元,同比上升4%。中规模猪场头均总成本1338.02元,同比下降2.1%。饲养成本1337.44元,同比下降2.08%。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1212.94元,同比下降3.09%。人工成本124.5元,同比上升8.45%。
(三)生猪头均净利润增加
规模猪场平均每头生猪净利润38.1,比上年的35.74上升2.36元,升幅6.6%。其中:大规模猪场净利润60元,比上年的58.97上升1.03,升幅1.75%。中规模猪场净利润16.2元,比上年的12.51上升3.69,升幅29.5%。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总成本下降,尤其是仔畜费和饲料费用的下降,带动了总成本下降,虽然产值、产量略有下降,但增减相抵后,头均净利润仍有所上升。
二、分析及预测
(一)生猪存栏量下降,导致猪价攀升,进而抬升净利润
目前,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低位。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45%,与3月份环比减少0.02%;能繁母猪存栏减少12.1%,与3月份环比减少1.7%。观察过去一年生猪存栏数据判断,5月的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2%左右,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9.2%左右,但环比4月份看,存栏量将变化不大。6月母猪产能将降至谷底,受此影响的生猪出栏量减少还将维持数月。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再加上母猪存栏量减少,猪价一直呈现攀升姿态。虽然还未到旺季,但由于此前供应紧缺影响,猪价持续拉升,成本收益上升,净利润也随之提高。
(二)“猪周期”规律减弱,猪价回归理性
2015年,我们越来越能够感觉到生猪市场的压力所在,而养殖户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养猪越来越难了。猪周期没有规律了,养殖成本越来越高了,风险越来越大了,猪价越来越低了,虽然从今年三月底、四月初开始,猪价止跌回升,但截至6月初,猪粮比刚刚达到盈亏平衡点。在大多数养殖户眼里,整个行业基本告别了“猪周期”时代,已不会让养殖户亏本一年之后,翻过手来就狠赚一年,生猪养殖业已告别了高利润时代,进入到微利时代。由此可见,未来猪价会越来越趋向于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养猪已经没有了暴利,养猪场更加趋向于规模化、标准化、资本化发展,而降低养猪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是唯一的出路。
(三)预测2015年下半年生猪生产形势
目前猪价正处于新一轮的上升期,第二季度开始受产能下降的影响,猪肉供应紧缺的程度将越来越明显,同时,中央不断推出新的经济政策刺激消费,都将利好猪肉价格上涨,价格的高点或在第三季度出现。从生猪供应来看,未来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增加,但出栏将会继续低于上年同期。据监测显示,生猪存栏连续7个月下降,受猪价回升刺激,未来生猪存栏有望增加。能繁母猪存栏连续20个月下降,自上年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产能降幅明显,将会影响12个月以后的生猪出栏,2015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预期将会继续低于上年同期,但降幅将会随着补栏增加逐渐趋缓,尤其是四季度,猪价上涨将会刺激生猪存栏的增加。从生产成本来看,未来仔猪价格和玉米价格预期继续上涨,将会推高下半年的生产成本,支持猪价继续回升。但下半年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随着气温逐渐走高,消费终端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猪价上行缺乏进一步支撑,生猪养殖的成本和风险也会上升,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追涨过分补栏。同时,猪肉进口量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压制猪价的大幅上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生猪生产和市场动态监测和预警
从历年的生猪生产情况来看,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疫情直接影响生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又与市场生猪价格联动。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利用信息监测平台,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监测,及时建立起生猪产销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准确提供能繁母猪存栏信息和疫情信息、仔猪价格变化及饲料原料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及时掌握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和周边地区生猪产品价格变化并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调控市场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做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正面宣传和养殖成本分析,正确引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周期,避免盲目扩张,规避市场风险。
(二)积极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措施
为确保生猪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认真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让养殖户获得利益的同时,建立完善猪肉储备制度,保障猪肉市场供应。除此之外,积极建立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调控和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确保猪肉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
(三)中小养殖户忌盲目扩大养殖规模
对于中小型规模养殖者来说,2015年将会是小幅盈利的一年。面对反弹行情,养殖户应该理性面对,合理安排生产和出栏节奏。第一是改变“卖跌不卖涨”的心理,理性看待猪价涨跌,适时出栏,及时回笼资金;第二是调整猪群结构,保持养殖规模,适时适度补栏,切忌受市场行情影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第三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做好防疫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第四是及时关注市场信息,根据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等信息与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抓住市场机会,提高养殖收益。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