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2015年淡水鱼成本收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6-01-26 00:00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东丽区2015年淡水鱼成本收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
近日,东丽区发改委成本调查科对本区2015年淡水鱼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淡水鱼平均亩产量、产值、净利润等主要指标较去年有所增加,而平均每亩总成本、平均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总成本较去年有所下降。 一、基本情况 (一)平均每亩产量增加。2015年我区淡水鱼场平均每亩产量1293公斤,比上年的1272.65公斤增产20.35公斤,增幅1.60%。尽管鱼苗投入量稍有减少,但是由于气候适合,水情较好,防病工作做得及时到位,使亩产量稍有增加。 (二)平均每亩产值增加。2015年我区淡水鱼平均每亩产值11617元,比去年的11453.86元增加了163.15元,增幅1.42%。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量的增加,而增幅不大的原因主要是淡水鱼出售价格稍低。2015年平均每50公斤淡水鱼出售价格为449.23元,比上年的450元减少了0.77元,降幅0.17%。 (三)生产成本减少。2015年东丽区淡水鱼平均每亩总成本5988.20元,比上年的6083.22元减少了95.02元,降幅1.56%。饲养成本5315.20元,比上年的5487.29元减少了172.09元,降幅3.14%;人工成本588元,比上年的510.93元,增加了77.07元,增幅15.08%;土地成本持平。 成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中直接投入减少。伴随玉米、豆粕价位偏低,不少饲料企业开始下调饲料价格,致使不少养殖户的饲料养殖成本大打折扣。今年的精饲料投喂量是平均每亩1076公斤,比去年的1088.54公斤减少了12.54公斤,降幅1.15%,精饲料费也从去年的4136.45元减少到今年的3968元,降幅4.07%。尽管2015年劳动日工价为117.60元,比去年增加12.60元,造成人工成本从去年的平均每亩510.93元增加到588元,但是仍不足以抵消饲料成本减少所造成的饲养总成本的减少。 (四)平均每亩净利润上升。2015年淡水鱼平均每亩净利润5628,比上年的5370.63元增加了258.17元,增幅4.81%。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量产值增加和成本的减少,尽管市场上淡水鱼销售不畅,价格不高,但养殖户收益仍有小幅增长。 二、分析及预测 (一)经济转型挤压农业生产生存空间。近几年我区全面开始加快两个转型(即经济向高端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农用地大幅减少,饲养业更是被排挤到偏远地方,造成养殖户生产成本中运输成本增加,同时在政策上也逐渐失去各方面的优惠和“照顾”。 (二)淡水鱼生产成本和收益比较稳定,但收益状况不容乐观。2015年我区饲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是人工成本却上涨明显。尽管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养殖户收益的增加仍不明显。一方面是受市场供求和及外地淡水鱼竞争的影响,市场销售价格不高,销量不增,使养殖户收益增产不一定增收。另一方面是受流通环节中间商的盘剥,使养殖户收益受损。扣除成本下降因素,淡水鱼养殖收益增长幅度极其有限。 (三)努力寻求新的销路和更新品种是淡水鱼养殖的出路。目前我国北方淡水鱼养殖品种比较单一,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致使销路不畅、价格不高。因此,我们建议养殖户要积极寻找和引进新的淡水鱼养殖品种,同时,还要改变营销观念,积极拓宽盈利渠道,比如发展旅游型、娱乐型淡水鱼养殖基地等。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