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丽卫防字〔2011〕4号
关于印发《东丽区卫生局创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方案》
《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
为加强我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工作的通知》(津卫疾[2011]173号)、《关于印发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疾[2011]19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卫生局制定了《东丽区卫生局创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方案》、《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东丽区卫生局创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方案
附件2: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附件1:
东丽区卫生局创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方案
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是确保疫苗安全有效接种的基础,为加强我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免疫工作质量,根据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工作的通知》(津卫疾[2011]173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一、成立东丽区创建示范及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秀梅
副组长:韩 力 王志霞 王立宪 张露新
成 员:董广星 柴慈奎 刘冠松 刘宗起
刘福玲 王恩俊 韩 琨 赵广海 黄世萍
领导小组负责确定我区示范及规范接种门诊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各单位落实创建工作。
二、成立东丽区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工作组
组 长:韩 力 张露新
副组长:寇兆强
成 员:孙安悦 徐恩媛 鲍立玲
评审工作组负责创建示范及规范接种门诊工作的培训、指导、评审工作,指导各单位建立信息化系统和数字接种门诊系统。
三、工作目标
1、华明街(新)、无瑕街、小东庄、军粮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新立街、万新街在新扩建改造中应尽力按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进行创建。
2、张贵庄街、么六桥乡(原)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
3、金钟街应达到合格预防接种门诊,在2012年底前达到规范或示范接种门诊。
4、所有接种门诊服务能力均应达到示范接种门诊工作要求。
四、评审标准
依据《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2011版)》,“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得分要求在190及以上,且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两部分得分均在95分以上;“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在160分及以上,且每部分得分均在80分以上,“合格预防接种门诊”在150分及以上,且每部分得分均在75分以上,加分项目不纳入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的基础得分。
五、预防接种门诊必备条件
(一)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1、按日接种(≧4次/周,至少包含一个休息日);
2、预防接种门诊使用面积≧160平米(不包含办公区),其中预诊区、接种区、宣传教育留观区划分合理,并设置独立的候诊区,提供儿童娱乐设施;
3、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配备接种护士工作站;
4、使用客流智能化管理系统;
5、三年内未出现预防接种差错和事故;
6、基础知识考核优秀(笔试90分)率达80%及以上,及格(笔试)率100%;
7、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接种区不少于4人)。
(二)规范预防接种门诊
1、按日接种(≧3次/周);
2、预防接种门诊使用面积≧140平米(不包含办公区),其中预诊区、接种区、宣传教育留观区划分合理;
3、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配备接种护士工作站;
4、使用客流智能化管理系统;
5、三年内未出现预防接种差错和事故;
6.基础知识考核优秀(笔试90分)率达70%及以上,及格(笔试)率100%。
7、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接种区不少于4人)。
(三)合格预防接种门诊
1、按周接种(≧2次/周);
2、预防接种门诊使用面积至少60平米,其中预诊区、接种区、宣传教育留观区划分合理;
3、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4、基础知识考核优秀(笔试90分)率达70%及以上,及格(笔试)率100%。
5、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接种区不少于4人)。
六、工作安排
1、各单位按照评审标准于5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和数字化接种门诊系统的安装工作。
2、6月1日前完成6岁以下本地儿童和3岁及以下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全面启动信息化。
3、示范接种门诊在5月底前至少增加一天休息日为接种时间。
4、各单位5月底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合理调整人员,服务能力自评应达到95分。
5、6月20日前规范各项设施条件,达到创建标准。
6、6月20日前各单位向区卫生局递交申报材料。
7、6月27日至7月1日区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8、7月中旬各单位迎接市卫生局专家组复核及示范预防接种门诊的评审。
注:《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2011版)》已发各单位。
附件2:
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免疫规划作为疾病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预防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然而,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用疫苗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原有手工登记、报告和统计预防接种信息的方式造成的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信息失误和滞后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和迁徙频繁,造成目前的预防接种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预防接种服务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关于印发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疾[2011]195号)文件要求,为加强我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一)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陈秀梅
副组长:张露新 韩 力
成 员:董广星 柴慈奎 刘冠松 赵广海、
王恩俊 韩 琨 刘福玲 刘宗起 黄世萍
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经费预算、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二)东丽区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技术小组
组 长:寇兆强
副组长:孙安悦
成 员:徐恩媛 鲍立玲
技术小组负责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指导、信息反馈、培训及督导等。
二、工作目标
(一)至2011年底全区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实现联网,受种者可以自由、便捷的跨点接种,并对受种者实施个体化管理,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二)整合其它免疫规划相关信息,并实现与其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
(三)逐步实现以电子档案替代原有各种纸质档案。
三、系统功能
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接种单位客户端软件和市级平台。
(一)客户端软件功能
包括受种者基本信息的管理;受种者预防接种记录和既往史的管理;通过网络连接市级平台实现跨区县接种信息的交换;查询统计和自动预约功能;生物制品出入库的管理;接种证、册、预约通知等内容的打印;门诊基础档案资料登记上报;在线自动升级和数据定时自动备份;与接种门诊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等功能。
(二)平台功能
市级平台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中转和储存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上报的免疫规划信息;支持各接种单位下载全市受种者个案信息;与国家级平台进行自动数据交换;接种单位信息的管理;冷链设备和生物制品的管理;业务人员管理和数据定时自动备份;各级管理部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市级免疫规划网站,发布信息,普及知识,为受种者提供预防接种信息查询和解疑;与其它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的数据实现共享。
四、系统要求
(一)区疾控中心
1、宽带接入、并能够流畅访问互联网的计算机2~3台
2、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2名
(二)接种单位
1、电脑及相关配置
(1)登记台至少配置2台电脑,接种台至少配置3台电脑。(电脑配置要求:显示器≥17寸液晶;处理器主频≥1.5GHz;内存≥1GB;硬盘≥160GB;接种台电脑应为一体机)(各单位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增加配置)
(2)宽带互联网接入,且门诊所有电脑之间连成局域网。
(3)网络自动升级的安全软件。
2、移动硬盘1个,容量≥80GB
3、条码扫描器(所有登记台电脑)
技术参数:(1)USB接口(2)支持一维条码(3)条码读取宽度大于50毫米(4)带金属全向支架。
4、存折式打印机(至少3台)和预约打印机(至少2台)
存折式打印机技术参数:(1)24针针式(2)打印厚度及宽度指标能够支持我市现行新版接种证(3)具备打印介质自动测厚、自动纠偏、自动寻边等功能;(4)具备任意位置进纸功能(5)支持链式报表打印(6)支持USB接口
5、自动排队叫号系统1套
6、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至少2名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4月1日至15日)
制定、下发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编制系统建设经费预算,完成相关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调试等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接种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预防接种单位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系统管理,以及天津市信息管理平台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
(二)信息录入阶段(2011年4月15日至6月30日)
各接种单位在基本硬件具备的情况下,分布进行接种数据信息录入,录入顺序可依次为先本地,后流动,先小后大的原则。
(三)实施运行阶段(2011年7月1日)
2011年7月之后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实现联网,全面实施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并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系统,继续在使用过程中收集、解决和反馈发现的问题。
(四)自动排队叫号系统建设(2011年8月-12月)
对符合规范接种门诊单位,优先进行自动排队叫号系统建设。
六、组织与职责
(一)区卫生局
负责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组织开展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
(二)区财政局负责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经费保障。
(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制定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计划,承担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审核预防接种单位提出的客户端软件申请;开展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施的技术培训和督导工作。
(四)预防接种单位
负责辖区内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包括及时按要求录入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录入其它免疫规划相关信息,做好数据备份,及时将数据上传市信息管理平台,做好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等。
七、考核与评估
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根据方案时间安排,定期进行督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