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 2009年工作总结 |
2009年,我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职能,转变观念,理顺体制机制,积极谋思路,抓关键,促落实,认真贯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落实扶持政策,强化为基层服务,化解企业困难,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履行职能 完成工作任务 加强与区有关委办局的协调,加强与市经信委、市科工委、市农委、市发改委、市中小企业促进局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争取政策、落实政策,强化为基层服务,化解企业困难。全年工作取得成效。 (一)大力争取扶持资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我区企业带来的冲击,包装策划项目,帮助和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市、区有关扶持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工业经委已帮助企业争取市级以上扶持奖励资金6415.35万元,资金总量创历史最高,位居区县首位。在获得市级以上扶持资金的64个项目中,含有技改项目53项,获得资金3619.35万元。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动力,受到市区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定期召开统计工作例会,完成各月工业、能源月、季报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按月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深入街乡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控,完成金融危机对我区工业影响的分析专刊12期。全年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780.3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销售收入770.2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2.2%。 (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固定资产投入专题会议,加强了对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2009年,全区在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238项,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1.5亿元,完成今年我区下达的88亿元投资计划的104%。其中技改项目104项,当年完成投资33.5亿元,完成今年区下达的31.2亿元投资计划的107.4%。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68项,比上年增加18项,占全区工业投资项目总数的28.6%;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项目40项,占全区工业投资项目总数的16.8%。工业和商业地产开工面积79.1万平米,竣工面积65.44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09.1%。 (四)落实“保渡上”活动,实施“百小”工程。我委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活动和实施“百小”工程中,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解决难题。以科室为单位深入企业375家,了解到企业主要在融资、技改、品牌、科技创新、节能、开拓市场等8方面存在389项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融资方面157件,技改81家,品牌52件,技术创新54件,开拓市场11项。同时了解到部分企业反映的行政服务、环境改善、降低用工成本、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34件。工业经委除根据自身职能解决问题以外,还积极协调街乡及区相关部门,落实解决问题353项,对此企业非常满意。全面实施了“百小”工程,区财政拿出6000万元,用于品牌战略、技术创新、教育培训、拓展市场、节能降耗、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综合项目支持,全年共兑现扶持资金4321万元,其中技改43项,兑现扶持资金3871万元。 (五)加强园区建设协调指导。组织华明工业区、金钟工业区、军粮城工业区(由重机工业园和军粮城工业园北区组成)、东丽航空产业区申报区县示范园区,完成区政府向市政府的申请报告、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投融资平台方案等申报材料。编制四个园区的投融资平台方案,确定了资金来源渠道、做强公司资本金的方法,测算了起步区的投资规模和资金平衡时间。最终华明工业区、航空产业区获批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并得到市财政3000万元发展建设资金支持。华明工业区规划面积7.3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5.3平方公里;东丽航空产业区规划面积18.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平方公里。目前,7个乡镇工业区规划面积2868.47公顷,累计开发面积1962公顷,基础设施投入17.36亿元。引进企业227家,占地10110亩,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总投资284亿元,其中投产企业177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6.67亿元、利税4.2亿元。 (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认真落实区招商专项行动方案。主动出击,加强与市经信委、市中小局、市经协办、市风能协会、市机械协会、市建筑集团、市一轻集团、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等单位或部门联系,了解项目信息,整理项目情况,建立项目档案。截止目前,通过相关渠道接洽了金城机械、硕普智能公司风电项目、江西模具园、天津通风机厂搬迁、海斯比船艇项目、美国爱瑞安集团太阳能电池及总部项目、中国兵器集团轨道机车等12个项目。其中签订投资意向项5项。美国ARION集团太阳能电池及发电项目已落户华明工业园,先行注册资本1亿美金。为我区闲置厂房招租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先后接洽介绍10余项租赁厂房项目,引进楼宇总部经济项目6个。 (七)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完成华明纸箱,德凯化工,傲绿化肥精,国威给排水,宽达水产等5家天津市著名商标申报认定,年认证数量创历史新高,我区著名商标总数达33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件,天津市名牌产品10件,位居各区县前列。德凯化工、天铁信号、艾瑞斯等三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各获10万元的资金支持,市级技术中心达到15家。瑞普公司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全市十二区县第二家,我区民营企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有容蒂康公司的XDSL全色普数据传输电缆被列入天津市重点新产品项目,并获20万元的无偿资助。凯华绝缘、信通电路、宝江食品三家企业的郊区工业科技创新项目获55万元扶持资金。 (八)推进工业节能工作。加强节能基础工作,起草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办法》、《东丽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和《东丽区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13家企业进行审核。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和评估工作,简化审核程序,对年耗能500吨标准煤以下的企业施行现场审批,共完成行政审批54件。节能监测中心工作逐步开展,完成了节能监测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大体系文件十余万字的重新修订编写;对重点耗能企业锅炉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节能产品生产企业、节能技术推广咨询单位建立了联系。多次深入企业,对建城地基、三和管桩、博法药业的、等高能耗企业用能设备的的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和诊断,提出改造建议。 (九)推进融资服务工作。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基础建设。加强与各银行、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合作,组织召开了三次有200多家企业参加的银企对接会,搭建政银企沟通联系平台,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12家企业获得1.18亿贷款。积极联系天津联合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尝试股权质押、信托担保等融资方式。完善“四台一会”,为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做好基础工作。 (十)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冶金、建材生产企业申请开拓市场专项资金工作,我区5家规模冶金、建材企业完成申报,获得11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加强食品行业管理,组织8家食品行业骨干企业在我区春发食品配料有限公司举办座谈会。按照市禁化武办的要求,加强了对重点监控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对全区监控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落实了各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和值班联络制度。完成1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申报,全部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组织对工业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五家重点企业实施剥离。 (十一)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市农委、区政府的任务要求,积极进行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完成1800人的培训,955人经国家定点机构考核鉴定,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余正在培训或鉴定中。组织了四期对企业的一把手、财务副总、技术副总、经营副总和中层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共培训600余人。完成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申报评审,共计92人。市财政局、市中小局给予3万元的培训补贴。 (十二)加强调研及信息工作。明确了全年调研课题,组织调研写作培训。《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如何渡难关》、《调整和振兴我区装备制造业的对策思考》、《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结构调整“三集化”》三篇调研文章被区委研究室采用,分别在《调查研究》第20期、30期、38期上刊登。通过调研,起草的《百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方案》,以东丽政办[2009]6号文件转发,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大力贯彻实施。加强了与市、区媒体沟通联系,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宣传,塑造机关形象,《每日信息》、《政务信息》分别采用我委报送信息28篇和62篇,《今日东丽》采用28篇,信息采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其中《今日东丽》一版刊登8篇、三版刊登6篇,都属重要版面,实现了突破。与今日东丽报社积极合作,以专版的形式,对加强节能工作的文件及节能监测中心职能等进行了有力宣传,收效良好。 二、加强党的建设 规范机关管理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成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周密安排,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成效。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调研,撰写了调研文章,并在区委调查研究上刊发。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子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规范了科级干部廉政档案。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中没有出现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现象,党风党纪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机关支部建设。改选了机关支部,调整充实了新生力量。以建党88周年为契机,组织了优秀党员表彰活动。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程序,形成梯次,今年发展两名新党员,确定培养对象四名。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文明机关文明科室建设入手,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文明科室建设考核细则,明确了创建文明科室标准。组织成立了文明科室评比考核验收小组,季度进行考核。科室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发挥群团组织的能动性,机关工会、青委会、妇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的参观学习交流和文体活动,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形象。 (五)加强综治信访工作。加强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的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加强了机关内部防控体系建设。面对供销公司退休人员的上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方协调,筹集资金,积极做上访人员工作,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保持了稳定。 (六)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和使用。领导班子注重加强科级干部管理和后备干部培养,制定了《工业经委关于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的意见》和《工业经委后备干部工作实施细则》,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队伍,经党委会研究、群众民主推荐,已确定行政和事业后备干部各四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七)行政管理制度化。注重日常行政、人事及工资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委下属科级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定执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考核细则。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要求,对各项机关制度进一步系统修订完善,征求意见,严格执行。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各种福利待遇,按期发放。集中时间组织人力完成了人事档案的三年阶段归档整理和文件档案的年度整理。 (八)行政运转有序化。保证政令畅通,主要领导及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决议及时贯彻执行。坚持行政办公及劳保等用品购置的计划报请,批准购买制度。坚持文件传阅批办制度,政务文件下载快速及时准确。对以经委文件名义外发的文件严格进行格式文字质量把关。 (九)物业管理规范化。加强了物业管理。组织实施了办公楼主楼及附楼的楼顶防水工程,装修改造了会客室和三楼卫生间。组织更新机关干部办公桌椅,改善了科室办公环境。实施了卫生保洁工作专人负责。按规定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加强了对公务用车及传达室的管理。 (十)财务管理严格化。实行了机关财务统一统筹管理,建立制度,严格签字审批程序。实行了财务收支情况月报制度。加强了对房屋租赁的管理,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东丽区工业经济委员会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