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公共客运交通的报告
  • 索   引  号 :BKB06K0211201200005
  •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东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
  • 发 文 字 号 :津丽政运(2012)5号
  • 主 题 分 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成 文 日 期 :
  • 发 布 日 期 :
  • 有   效  性 :失效
  • 联合发文单位:
  • 修改和废止依据:已不适应当前工作实际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公共客运交通的报告

字号: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公共客运交通的报告
津丽政运(2012) 5 号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公共客运交通的报告


区政府: 
公共客运交通行业是城市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让全区人民进一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客运交通行业的管理,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城市公共客运、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出行环境。
一、我区客运交通的基本情况
公共客运交通行业包括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两个部分。城市公共客运,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由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办公室审批和管理,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办公室和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办公室(区属科级单位)负责监管。道路旅客运输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由区、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初审和监管,市局运管处负责审批。
几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公共交通也得到迅速发展,运营能力逐步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基本解决了我区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截至目前,从我区始发通往市区的公交线路有33条,营运车辆495部。途经我区(津塘路、津汉路、杨北公路)的主要公交线路有21条,营运车辆186部。我区道路客运企业5家,客运班线8条,共拥有客运车辆38部,日载客能力6000余人次。8条线路分别是:从华明至万新村家乐;华明至东丽开发区一经路;从军粮城和顺家园至东丽商贸城;老袁庄至东丽商贸城;华明至万隆公寓;华明至东丽家乐;商贸城至万新村;欢坨村至东丽家乐。连接全区9个街和部分产业园区,街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达90%。
二、我区客运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市镇建设快速推进,我区客运交通二元分割与新形势已经不相适应,群众出行的需要越来越高,客运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机制不畅,监管难度大。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城市公交由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公交客运办审批和监管,执行建设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等部委规章及文件;道路旅客运输由我局负责初审和监管,市运管处负责审批,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天津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以及交通部门有关规章、文件。因此,同一区域存在两个管理部门,分属市、区两级交通主管部门监管,执行两种不同的管理标准,造成了在日常监管、政策扶持、执法等方面的矛盾和不协调。
(二)利益冲突,公交客运发展困难。我区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客运线路基本布满,但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整体拆迁和工业园区的建成,线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出现“道路客运不发展,城市公交进不来”的现象。一是按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天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明确要求,道路客运线路不再审批,运力不再增加。因此,道路客运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引进公交受到道路客运企业的阻碍。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引进城市客运势必对区域道路客运营运产生影响,造成道路客运企业阻碍城市客运进入区域运营。华明、东丽湖引进城市客运已经发生受阻问题,今后军粮城新市镇、金钟新市镇、新立新市镇等引进城市客运会发生同样的问题。三是“热线”争着跑,“冷线”无人跑。华明经空港物流加工区、么六桥、驯海路到中心城区的“热线”都争着经营,经常发生矛盾和纠纷,而泰达西区至空港物流加工区;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至军粮城工业园区经二线到东丽开区、新立工业园区等“冷线”没有客运企业愿意经营,给上下班的群众带来不便。
(三)矛盾突出,存在不稳定隐患。我区客运交通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天津市公交集团第四运输有限公司(国有企业);二是我区道路客运个体经营企业;三是出租车公司(集体企业)。经营主体之间受利益驱动,多次发生矛盾和冲突;道路客运企业与公交公司曾多次发生纠纷,到市客运办、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区职能部门上访;同时存在拉客、倒客、卖客、乱串线、乱涨价等恶性竞争现象和服务态度差、不安全事故隐患的问题。
(四)公共交通投入少,设施不够完善。无论是城市公共客运还是道路客运,对基础建设投入较少,客运场站、站点、路牌等设施不够完善,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新市镇,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工业园区都没有场站建设,站点都临时设置在道路边上,给交通带来不便。公共客运交通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
三、优化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
2012年,我区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列入了全区10项民心工程,提出了“整合客运资源,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场站布局”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区“三改一化”工作和城乡公交、农村客运班线的实际情况,应着力解决我区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优化公共交通,加强管理,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加强优化公共交通工作的推动力度,成立由区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区运管局、规划局、建委、公路局、工商局、交警支队、公安东丽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运管局。领导小组职责:结合我区城市化发展进程,协调解决区域客运班线与公交线路合并重组相关问题;理顺管理机构;编制我区公共交通总体规划;做好编制规划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全面实施区域公共交通路网建设。
(二)明确目标,深入调研。按照“七横七纵”交通路网建设规划和区2012年十项民心工程总体部署,对全区客运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对全区各街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班线概况、客运企业运营基本情况、影响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对整合客运资源,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场站布局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规划制定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制定区域公交客运规划,按照领导小组总体安排,聘请专业机构会同市、区有关部门,做好前期调研,起草《东丽区公共交通总体规划》。其基本思路是:按照城市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进程分步实施。计划用3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公共交通布局。优化公交线路,以张贵庄中心城区向新建的四个新市镇居民居住区、工业园区、较大规模小区、公园和东丽湖旅游景区等区域延伸、加密,优化线网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合理规划首末站、枢纽站、候车站等配套设施的数量、位置、用地范围和建设计划。
(四)整合资源,加强监管。进一步整合客运资源,优化公共客运线路,积极协调市、区有关部门,研究区域客运线路合并重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四个新镇和经济功能区至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按照制定的实施步骤,规定的时间节点在区域内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群众满意的交通网络。同时,强化行业监管,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不达标车辆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和宣教,确保群众出行安全、舒适、快捷。加强服务质量考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软硬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有效监控政府投入落到实处。
(五)调整合并机构,加强管理。2011年在机构改革中,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天津市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办公室由市建设委员会下属机构归为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下属机构,因此建议区政府将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办公室归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而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制定的区域客运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客运场站、站点、路牌等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出行环境。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矩阵
咨询电话
移动门户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