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治超办: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响应市、区治超工作要求,按照“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科学治超”的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超、标本兼治、就地卸载,倒查责任”的工作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天津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管理规定》,坚持从路面、源头、宣传等方面打响治超各项攻坚战,巩固治超成果。通过扎实部署,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先后检查源头企业61户次,货物站场9户次,路检车辆2100部,检查重型运输车辆610部,处罚私改车辆27部,发放治超宣传资料2200份,入户宣讲61户次,全区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交通运输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切实维护了行业安全稳定秩序,效果明显。结合工作情况,现将我局治超工作有关情况做专题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东丽区位于天津港与中心市区之间,紧邻滨海新区,全区运输企业1386家,运输车辆1.2万部,8万余吨。内驻有天津无缝钢管公司等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区域内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等交通运输相互交织。近年来,我区依托地理优势和区域内产业园区的壮大升级,物流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大毕庄、军粮城等地配送、仓储、运输等企业十分集中,形成较为繁多的物流集散中心。特殊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使我区治理超限超载任务十分艰巨。 二、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强化运政治超工作机制。近年来,针对我区源头企业和运输企业治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运管局党组始终坚持把治超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不断巩固治超工作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2013年运管局治超工作方案,调整成立了治超工作机构,成立由一把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运管局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人员、资金、设施设备及时到位。源头驻站3人,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督管理。至今年6月份,我局与127家源头企业(包括9家货源企业和118家治超企业)全部签订治超责任书,签订率100%,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路面治超、源头治理、监督检查三个治超专组,统一行动,同步运作,形成运政治超工作一盘棋的格局。 (二)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我局提出了 “四个严厉查处”的工作重点(严厉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从载体环节消除“双超”行为;严厉查处“双超”源头,从装载环节规范车辆配载秩序;严厉查处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从运输环节切断不当利益链条;严厉查处路面“双超”,从路面管控环节消除违法运输现象),同时将治超工作落实到各基层所和相关科室,把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落实到人头,确保没有遗漏,层层负责。我局各运管所积极与街道沟通,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强化治超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了政府主抓、各块结合、区域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为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三)严格落实部门管理责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严格遵照只升华副市长的“两个百分百”讲话精神,切实尽职尽责严防死守,治理“双超”车辆。我局各运管所、科室将治超工作情况统计表每10天报区治超办1次,每月报治超工作总结1次。稽查大队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开展治超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的责任,加大路面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全局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岗位制度,把行业的治超工作一贯到底,保证治超工作成果长期扎实有效。 (四)严格落实企业责任制度。通过开展治超工作,明确了企业、法人应承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义务与责任,我区127家源头企业均建立了治超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人负责治超管理工作,配置必备的治超设施,严把货物进出企业关口,对“双超”车辆,既不放出,也不接受,全区源头企业称重设备安装率达到100%,使用率100%,坚决遏制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五)严格执行责任倒查制度。我局始终坚持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登记造册工作方法,详细记录车辆的所有人、货物装载地以及是否改装等主要信息,对辖区内违法车辆进行责任倒查,不仅要追查货源单位和驾驶员的责任,而且还要追究具有源头监管的运管人员责任,对有过失行为或监管不力的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源头治超,关口前移,事前预防,既能控制车辆装载,又控制住了车辆超载上路运营,从而实现了对车辆装载、行驶的有效控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治超人员不够。按照《天津市建立长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责任机制实施办法》第十三条中对货源企业进行驻站的相关要求,需对货源企业实行24小时驻站监管,目前已确定我区有9家货源企业,共需派驻27人,方可实现全天候管理。而我局各辖区运管所共有工作人员36人,主要负责日常的业务和管理工作,我们克服全局整体人员紧张的现状,抽调3名业务骨干对其中3家入场监督,从驻站的相关要求上,仍存在人员不足的难题,实现9家货源企业的全覆盖,差距还是很大。 (二)治超资金不足。由于我局下属单位多为自收自支事业人员,经费渠道自收自支,2008年税费改革调整后,经费保障压力逐年加剧,根本无法保障覆盖9家货源企业所需的资金支出,在加班补助、派驻治超人员工资、办公维护等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如全部聘用专职人员,仅人员工资需要90余万元,需要上级及相关部门给予扶持和解决,确保治超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处罚依据短缺。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局能够对多次发生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经营企业和营运驾驶员依法依规进行相关处罚,而对源头企业违规车辆的处理没有相关依据。车辆是道路运输的重要载体,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如不采取必要措施,重复性的“双超”现象还将重复发生。 (四)安全监管难除死角。因国家关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和燃油税费改革政策的调整以及道路运输业历史发展延续等诸多情况,运输成本依然较高。一些运输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压缩运输成本,超载超限、非法改装加长加高,不办理经营许可违法运输,特别是违法运输危险品货物等扰乱市场运营秩序和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不法行为屡治不止。当安全监管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抵触情绪很大,特别是区内少数大型运输企业(如安达物流公司、钢霞物流公司),不稳定因素积存,为行业安全监管带来难度。 四、相关建议 (一)资金支持。请区治超办根据我区货源企业数量,协调拨付专款,用于聘请专人驻站监督企业,实现全覆盖,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上路、不进站。 (二)政策支持。请区治超办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针对多次发生超载超限违规行为的源头企业的车辆处以吊销《营运证》的处理办法,不再允许此类车辆继续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行为。 (三)重点问题重点推进。针对区内一些大型运输企业违法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局也多次要求企业整改、与有关单位反映协调,以确保安全稳定,效果不佳。希望区治超办予以支持、协调,多方努力降低、消除违法经营活动。 五、下半年工作措施 源头治超,关口前移,事前预防,既能控制车辆装载,又控制住了车辆超载上路运营,从而实现了对车辆装载、行驶的有效控制。我局下半年治超工作将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车辆和重点路段的治理。要加大对沙石料运输车辆的治理,要在区内重要桥梁、道路辐射区域内加强路面流动治超工作,重点查处道路运输货物扬撒和改装车辆。 (二)坚持联合治超,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继续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治理行动,确保人员投入,坚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形成密切协作的无缝隙治超网络,始终保持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以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三)出重拳治理源头企业超限超载行为。铲除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滋生的温床。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组织力量,采取坚决手段打击超载超限和非法改装车辆,进一步强化源头监管,坚决防止仓储、物流等货物集散地接收、装载“双超”车辆。 (四)严格执法检查程序。既要全面整治、又要突出重点。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巡查和稽查力度,特别是将存储、加工钢材的企业作为下一步检查的重点,坚决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加强对治超执法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超限超载企业、车辆要按照源头治理和责任倒查与追究等办法,认真开展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素质。 (五)加大行业宣传力度。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宣传工作,继续做好治超的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努力营造治超工作的浓厚氛围。要深入调研,紧紧抓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做好治超宣传工作,要树立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既要正面引导,又要敢于曝光,真正发挥舆论宣传的教育和监督作用,始终保持舆论监督的高压态势。 (六)继续完善治超责任书签订制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细化源头治超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将此项工作延伸到街道,加强街道对源头和运输企业的督查力度,切实做到层层签定治超责任书,同时,按部门职能区分我局各职能科室及辖区运管所的责任,制定考核细则,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从而促使各部门认真负责地把全区的治超工作抓实抓好。
2013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