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儿童
近视眼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职校及民办校:
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09】1号)和教育部《中小学近视眼防控方案》的精神实质,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切实降低学生近视发病率。2010年东丽区教育局根据市教委统一工作部署,制定并实施《东丽区中小学近视眼防控方案》,用3至5年的时间使我区中小学生近视率明显下降或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现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根据《东丽区中小学近视眼防控方案》的实施,区教育局已将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作为校长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学生防近工作做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
二、各学校要建立防近知识宣传教育机制, 结合今年视力宣传主题“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积极开展三、九月份的视力宣传月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上好一堂近视眼防控课、办一期防近专题宣传栏、使每位学生接受一次用眼护眼行为规范指导、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视力监测。
三、进一步完善我区防近特色工作《“月”明“月”亮——爱眼护眼活动》,使防近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坚持每天两次眼睛保健操制度,提高眼操质量,严格执行每学期两次的视力监测制度,并按时上报统计数据。
四、结合我区现代化达标校的创建,加强学校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学校配齐眼操挂图、每班教室配齐视力监测表、落实学生减负行动,防止学生用眼过度、落实阳光体育,加强学生室外锻炼、引导学生合理饮食,营养平衡,切实将防近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1.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儿童近视眼防控工作的通知
2.关于开展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津教委体〔2009〕44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
近视眼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企事业办学单位: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网络视频的要求,认真学习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讲话精神,按照市教委统一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我市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近视眼防控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3至5年的时间,使学生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各区县教育局、学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从民族未来兴衰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深刻认识保护学生视力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紧迫性,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即行动起来,真抓实干,确保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近视眼防控工作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严格学生作息时间,统筹安排学生教学与休息时间;三是坚持每天两次眼睛保健操制度,提高眼操质量;四是建立每学期两次的视力检查制度;五是合理安排和改善学生营养;六是大力开展预防近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七是积极改善教学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采光照明环境;八是建立健全防近档案管理。
三、深入开展“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活动
我市已经连续13年,把每年的三月和九月确定为“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十几年来,主题鲜明的宣传月活动推动了学校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广泛开展。今后,仍然要坚持把每年三月和九月列为“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集中力量做好近视眼防控工作。每个宣传月要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上好一堂近视眼防控课、办一期防近专题宣传栏、使每位学生接受一次用眼护眼行为规范指导、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视力监测。
四、认真学习《方案》,完善工作制度
2008年,市教委转发教育部《中小学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各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继续认真学习领会《方案》提出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同时,根据《方案》中的职责分工,健全并落实近视眼防控工作责任制,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有力有序的推进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各区县教育局要对辖区学校继续开展落实《方案》和其它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具体结果开展督导检查,并对督导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作为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定期开展近视眼防控专项督导;另一方面,要在综合性督导、评估体系中增加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比重,以引起各学校的重视,促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1.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天津市在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中小学生 近视眼 防控 通知
(共印35份)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12月30日印发
附件1
在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 陈小娅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中央7号文件颁布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刚才黑龙江、天津、上海、湖北武汉市、湖南桃江县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本地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学生近视眼预防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学生健康非常关心,对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非常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结出很多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大家的发言也充分表明,只要大家重视防近工作,制度落实、措施到位,防近工作就会取得成效,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还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学生近视眼预防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对近视眼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中央7号文件颁布以来,加大了防近工作力度,先后印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标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等多个政策文件,并通过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防近工作责任机制,开展防近宣传教育、加大监督检查等举措,全方位推进学校近视眼防治工作。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尚未深入人心,重智育、轻体育(健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人们对健康、近视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近视根本不是病,只要配上眼镜就可以了,对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家长对学生健康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心,甚至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健康(近视、体能下降)为代价,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升学筹码。另外,电视、电脑的普及,电脑游戏的不断推出,导致近距离用眼时间增长,成为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致使学生近视眼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的健康和近视眼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央7号文件不仅明确提出青少年学生近视眼预防工作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学生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且对青少年近视眼预防工作提出多项具体要求,包括要加强防近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要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中央7号文件颁布已经2年多了,距离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时间实现学生近视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的目标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任务非常艰巨。为此,为进一步加大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我就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了解大自然、认知社会、观察世界的窗口。因此,视力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是不可缺少,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爱护。视力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视,很多原本在某一专业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无法进入自己喜爱的专业领域学习或工作,不少抱有投笔从戎志向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近视无法踏入军营的门槛。因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不仅关系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本,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把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各方责任。近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学校诸多方面和众多环节。因此,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必须举各部门之力、举全体教师之力。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主动了解和关心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防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并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及检查评估指标,确保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研究表明,近视眼的成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视觉环境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眼睛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是造成近视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正确看待和评价每个学校、每个学生、每个教师,切实纠正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倾向。要改革和完善评价制度,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把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引导学校主动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加支持素质教育。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适当降低课程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培养兴趣和发掘潜能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要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对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等行为要坚决纠正,真正做到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上给学生松绑,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到阳光下锻炼身体、极目远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四、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学生学习创造健康卫生的环境。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仍然有一些地方学校办学条件还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与学生视力保护有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班额过大,教室最前面的学生座位与教室讲台太近;教室采光、照明、黑板不符合卫生要求;有的学校由于经费有限,为了节约电费,白天特别是阴雨天拉电闸,导致教室光线昏暗;此外,有的学校为了美观,将学校教学楼的窗户安装有色玻璃或窗帘,人为地造成教室采光不好。虽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投入,并合理使用经费,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及相关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各地在制订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时,应将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等纳入其中,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使学校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达到卫生要求,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五、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向学生传授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将知识内化为行为,是预防近视眼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各地要重视学校健康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防近宣传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一是要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用眼方法。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各科任课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卫生状况,在上课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写字姿势,一旦发现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要及时予以纠正。三是要发挥家长在学生近视眼防控中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包括改善家庭的照明条件,配备适合学生身高的桌子和椅凳),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帮助其养成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六、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各地中小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要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要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定期调整学生座位,并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要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要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
七、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形成全覆盖的学生防近工作网络。要加强与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共青团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宣传,努力为学生防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争取卫生部门对学校校舍设计、建造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学校教室采光、照明、黑板等符合卫生要求;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及时将学生视力情况反馈家长,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其在保护学生视力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八、以点带面,推动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各地学校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做法,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九、加强督查力度,促进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要将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近视的发生率控制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检查内容,作为学校、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查、抽查,促进各项近视眼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
学生防近工作,看似平常,但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防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配合。学生防近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措施到位。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青少年学生一生负责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切实落实各项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措施,为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目标而努力,为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
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市教委副主任 林炎生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代表天津市教委做会议交流发言。
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突出重点,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重点抓住“三个坚持,两个平台,三个项目,一个机制”不放松,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广泛开展。
一、抓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高度重视。关心青少年用眼健康,让孩子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近视防控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工作议事日程。在《天津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3至5年的时间,使学生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按照教育部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整体部署,天津市拟定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全市各级教育、卫生等部门整体联动,相互配合,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中小学生用眼健康和近视防控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精细化管理。天津市全面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努力做到过程精细,管理科学。第一,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作息时间,严禁学校违规补课、违规办班,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二,落实体育健康课程大纲,开展丰富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天保证学生锻炼1小时,做两次眼睛保健操;第三,落实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着力改善学生用眼照明环境。经过一年的实施,我市学校的教室采光和照明已全部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试行基本标准》;第四,学校印制学生家庭用眼卫生监督卡,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实施家庭和学校联动机制,督促家长关注学生用眼卫生,防止学生过度用眼。
三是坚持高标准推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扎实提高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的思路,我市先后下发《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保护学生视力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做好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区县、学校也先后建立起完善的近视眼防控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多途径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和用眼卫生习惯。
二、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学校宣传平台。天津市连续13年,把每年的三月和九月确定为“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每次宣传月确定一个主题,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上好一堂近视眼防控课、做一期防近专题宣传栏、使每位学生接受一次用眼护眼行为规范指导、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视力监测。十几年来,主题鲜明的宣传月活动推动了学校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广泛开展。
二是搭建社会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学生近视发病趋势、科学用眼知识和近视防控措施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今年,我们会同市卫生局编制印发了2000套保护视力宣传材料,免费配发至每一所中小学校,并在教室张贴视力表挂图。通过广泛宣传,使教师和学生主动开展视力监测,了解自身视力的变化情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三个项目
一是启动“天津市校园健康大讲堂”活动。今年,我们聘请知名眼科防病专家,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防近科普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培养青少年学生科学用眼习惯,增强自防自护意识。今年,已经举办了10余场讲座,直接受众学生数万人,在中小学校中营造了保护视力、珍视眼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校园视力健康普查”。在眼科医院的支持下,确定试点学校,进行了学生近视眼筛查。在筛查的同时对学生合理用眼进行科学指导,对有效预防近措施作专门辅导,并对学生在校期间视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防治,着力改善学生用眼状况,有效缓解学生近视发展的速度。
三是实施教师近视防治知识普及。我们已将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列入中小学校校医继续教育课程计划,每年8学时。通过校医继续教育,每年设定专题,指导校医制定本学校近视防控计划。提升校医近视防控业务水平,着力加强全体教师防近知识的普及,推动全员参与落实学生近视防控措施。
四、落实一个机制
我们将学生近视发病率作为评价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刚性指标。每年5月,开展学生用眼卫生工作调研,对中小学生视力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评价,并通过不定期学校教学卫生督导检查,发现近视防控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坚持眼睛保健操检查评比制度,保证学生眼操质量。今年3月对全市学生视力进行了一次普查,对近视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并将结果通知家长,落实防控责任,实行分级管理。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将学生用眼健康,视力保护,作为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我们也感觉到青少年防近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本着对每一个学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扎实开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关于开展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保护学生视力
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津教委体处〔2010〕13号
各区县教育局、企事业办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09〕1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切实降低学生近视的发病率,经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市中小学继续开展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活动,并分别在3月和9月进行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教育,集中做好学生视力监测等工作。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2009年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近视眼防控工作的通知》(津教委体〔2009〕44号),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切实提高对保护学生视力工作认识重要性,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健康第一”的高度,重视做好学生近视眼预防工作。
二、切实做好保护学生视力“四个一”活动。每个宣传月要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上好一堂近视眼防控课、办一期防近专题宣传栏、使每位学生接受一次用眼护眼行为规范指导、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视力监测。
三、突出重点,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一是要凸现教育主题,紧紧围绕保护学生视力,突出教育特色,拓展教育方式,组织学生集中开展一次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二是要广泛动员,深化内容,使整个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做好在学校开展保护学生视力的宣传报道,大力营造保护学生视力的浓厚氛围。
四、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并争取政府的经费投入,确保教室的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的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配合开展防近工作,包括改善家庭的照明条件,配备适合学生身高的桌子和椅凳,帮助其养成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附件1.中小学学生视力检查统计表
2.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活动报表
市教委体卫艺处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