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会系列问答】医疗救治工作进展如何?

发布时间:2020-02-17 00:00      来源:健康中国
字号:
    

  1  赴武汉的医护人员如何协同配合,提高救治效率?

  千方百计救治患者是当前疫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湖北武汉患者多、重症多、救治任务非常重,所以我们举全国之力来支援武汉、支援湖北,能够完成好患者的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降低感染率。从全国驰援支持武汉的力度来看,现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军队系统已经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来支持湖北武汉,他们主要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一大批的护理人员的队伍。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我们投入的重症专业的医护力量是最强的,有1.1万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这1.1万的重症医务人员已经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但是我们仍然会驰援湖北武汉坚决把救治工作完成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另外,我们调出的是精锐部队,是最高层的医护力量,有三个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他们一直工作在一线,在复杂危重症救治当中提出建议,特别是探索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纳入到诊疗方案当中。目前,我们正在形成第六版诊疗方案,以指导全国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水平。

  此外,调集了全国2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带着精锐装备,能够帮助武汉提高救治水平。此外还有三个P3移动实验室,还有检测人员,来帮助武汉和湖北提高检测能力、检测效果,提升诊断的速度。除了武汉以外还有16个地市,针对16个地市我们采用“以省包市”的模式,通过以省包市、责任包干、明确任务、落实落细,聚焦“两提升、两下降”。针对16个地市中疫情比较严重的黄冈、孝感、荆州等采用两省包一市的方法,举国家之力帮助湖北、帮助武汉完成好相应的救治任务

  2  目前是否有药物已经表现出明确疗效?

  面对这次疫情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治愈率一直是科研攻关重中之重的任务,药物研发这项工作一直遵守老药新用的攻关思路开展。科研攻关组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层层筛选,从几万个药物到几千,到几百,到几十,到几个,于是,磷酸氯喹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老药出现在我们面前,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所谓“老”,这个药是一个抗疟药,之前已经做过介绍,已经在临床上用了70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经非常明确提示它不仅仅具有抗疟作用还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基于此,面对这一次新的病毒、新的疫情,面对一种新的疾病,不仅仅要看药物的体外作用,同时一定要通过临床进行有效评价,才能确定这个药是不是真的可以有新用。我们组织北京、广东和湖南几省十余家医院联合开展关于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临床上,我们非常确定地看到了疗效,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的影像好转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系统地、综合研判,用药组优于对照组。举一个例子,北京一位病人54岁发病第4天住进医院,服药一周后核酸转阴,所有指标全部向好,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另外,药物安全性方面也是我们极为关注的。100余例的用药患者中至今没有发现和药物相关的、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2月15日,由科技部、卫生健康委、药监局等科研攻关组的主要成员单位共同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次视频专家会,这次会议的专家组组长是由钟南山院士担任,若干位药物研发和临床专家参与专家论证,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的疗效。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地研讨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认为“该药是一个上市多年的老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临床机构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疗效。”基于当前临床救治的迫切需求,专家一致推荐“应当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扩大临床试用范围”。因此我们期待用老药新用这样的思路,尽快让70年的老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发挥更新更好的作用。

  3  中医药治疗方面是否有已验证有效的方剂?

  疫情发生以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的统筹安排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启动了“中医药防治2019-新冠病毒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两个应急专项,这两个专项分别由黄璐琦院士、张伯礼院士牵头挂帅,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相继开展了有关中药药物筛选的临床科研工作,项目进展平稳推进。

  与此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于1月27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工作。对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使用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在取得214例临床有效数据的情况下,2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目前,已经有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纳入观察,其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对有详细病例信息的351例病例分析统计,在服用清肺排毒汤之前,有112例体温超过37.3℃,服药一天以后有51.8%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药六天后,有94.6%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有214例患者伴有咳嗽症状,服药1天以后,46.7%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服用6天以后80.6%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同时对其他症状,如乏力、纳差、咽痛等也有明显的疗效。在这351例患者中,所有的轻型、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愈出院,8例转为普通型;共有46例治愈出院。以上数据也显示清肺排毒汤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这也增添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各地在开展救治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科研工作,推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剂和方药。比如广州八院推出的“肺炎一号方”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4  康复者血浆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重症患者现在还有一万余例,牵动每个人的心。科研攻关工作也将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重中之重的突出任务,现在临床上迫切急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恢复期血浆治疗这是一项古老而又创新的急救措施之一,在近十几年的突发传染病中得到应用。科研攻关组在1月22日紧急设立的第一批科研应急项目中,就将恢复期血浆的制备工作纳入到立项支持,对这项技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在上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已经作了简要介绍。我们关注到大家非常关心这项科研工作。正如您所了解的信息,中国生物是我们应急专项的承担单位,中国生物承担科技的应急专项之后,紧急在武汉启动部署,2月1日采集到第一份恢复期患者血浆,2月9日第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治疗,在接下来的一周有10位患者陆续接受治疗。据我们了解,现在治疗的患者中有1位已经出院,1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余下的几位患者都在康复期间,我们也会密切关注临床进展。科研攻关组还会对恢复期血浆治疗手段进行预期疗效和风险评估,我们也会及时跟踪、及时研判。

  当前,对于重症治疗,临床研究显示恢复期血浆具有安全性和一定疗效,这是一项牵动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院 、企业、医务人员、康复者协同配合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救治重症患者的最大效果。科技部也将和卫健委通力协作,大力推动这项工作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这里,我想借助这个机会由衷地感谢第一位献出300毫升血浆的女士,我们由衷地感谢所有献出血浆的康复者,因为他们的付出为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也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为正在生命线上挣扎的重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治愈患者已经超过1万,但是我们还要记住,重症患者仍然有1万余位,而治愈患者的血浆是他们的希望。在此我们呼吁能够在全社会开展“千人献浆救千人”的行动,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康复者伸出手臂,捐献血浆 ,能够让爱心接力、让生命接续,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