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新闻发布会】天津举行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0-13 08:29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号:
    


10月1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东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连欣,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东丽区工信局局长边仕苓,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党组书记、主任李全利介绍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四级调研员吴浩铭主持。

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四级调研员吴浩铭: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东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连欣女士,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女士,东丽区工信局局长边仕苓女士,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党组书记、主任李全利先生为大家介绍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连欣女士作主题发布。

东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连欣: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东丽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性窗口期,聚焦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我们积极搭建产业承接、交流合作对接、融资对接平台,强化产业协同发展,有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使得东丽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韧性更加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为东丽区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来,东丽区强化区域合作共建,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组建招商服务中心,引育先进生产要素。产业资源引育方面,中交建、国家电网等多家央企及下属单位在我区投资布局,累计引进北京项目1264个、协议投资额突破1514亿元。产业平台建设方面,华明-东丽湖协同创新平台融入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体系,集聚清华系、中科系等高端研发资源。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25%。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形成了自身发展新优势。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第一,强化引育导向,推动战略与发展深度融合。统筹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精细化、个性化开展企业培育,形成梯度培育、接续发展的新格局。

一方面,加大京冀产业企业承接力度。我们不断强化京津交流合作,扩大北京招商布局。9月26日,东丽区与北京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延伸布局,完善协同配套政策。深化与坤鼎集团、德龙钢铁合作对接,聚焦创新资源,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累计超800个。建设京津冀成果孵化、中试、验证基地及技术转移联盟,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实施优质企业锻造工程。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加快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夯实四上企业底盘。构建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格局,大力引进央企落地,支持国有企业增量转型、存量提升、质量升级,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外资企业稳定发展。

第二,强化高端导向,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全域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一是加快研发成果转化。高标准打造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用好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速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孵化转化。构建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专利技术开放许可等创新举措。力争到2027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0亿元。

二是壮大科技企业群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东丽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与河北工业大学等国家创新资源协同,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创新突破。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完善梯度成长培育体系,重点支持申报各级各类科技企业资质,提升区域科技型企业品牌效应。

三是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聚焦服务机构、优势企业培育,形成跨区域的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全链条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抓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融资保障,推动区内优质企业上市。

第三,强化智能导向,推动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工程。

一方面,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加大《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以政策为引领,引导传统企业实施智能化提升改造,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今年计划实施“智改数转”项目30个。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积极遴选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导有条件、有能力、有需求的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建设。

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生态协调发展。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重点产业园区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双碳”导向,严格审批“两高”行业项目准入,加大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推动天钢、钢管公司开展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研发,有效提高绿色生产的质量及效率。

第四,强化集群导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我们将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

一是实施产业链再造工程。聚焦6条主导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建立健全链主企业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链主企业与链条配套企业开展产业链整合。加大产业对接力度,今年要组织开展30场产业链撮合对接活动,梳理产业链图谱,搭建东丽区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助力企业拓市场、找订单、稳生产,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加速优势产业提升。聚焦经开区汽车主题园区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细分产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建设。聚焦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合作,吸引各类前沿材料企业及下游用户企业落户。聚焦高端装备全链条特色产业集聚,发挥中车唐车、铁路信号厂、平高电气等龙头企业以商招商作用,打通关键产业节点。

三是扩大新兴产业规模。以平高储能和中汽氢能检测基地为依托,推动高新企业招引,服务新能源项目快落地、快见效。以华明医疗健康主题园区和经开区医疗产业园为重点区域,借助医疗器械设备快速审批优势,加快建设医疗器械主题园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培育爱思达技术中心,构建集研发、制造、维修、服务于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第五,强化互补导向,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强调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相促进,大力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

一是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借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推动华测检测等企业发展壮大。依托设计之都核心区,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为重要产业方向,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城乡配送点”三级物流设施体系,落地宽达冷链配送中心等一批仓储物流项目。

二是强化配套服务。壮大现代金融业,积极稳妥发展普惠性金融,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能。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建立功能完善、机制灵活、服务形式多样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用足用好两个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人才落地匹配度,实施领军人才专项,支持企业吸引集聚各层次人才。加大标准用地整理、标准厂房建设供应,做好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各位媒体朋友,强化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实施产业链融合工程,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东丽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一项坚实举措。9月1日,区委区政府印发《东丽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实施产业强基、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协同开放等8项工程。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步伐,促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制造业强区;扩大高端服务业支撑,以满足东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全力提升载体承接能力,合理规划、全面统筹,加速聚集优质创新项目,坚持承接平台优化和产业集群集聚互相促进,坚持存量升级转型、增量招引落地和质量优化提升相互衔接,推动重点项目全面提速和潜力企业有序发展,凝心聚力,为天津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塑造新动能。

在这里,我们真诚地欢迎各界朋友到东丽投资兴业,为东丽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共谋发展,也欢迎并诚邀大家继续关心支持东丽区发展建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吴浩铭:

谢谢连欣女士。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东丽区有六条重点产业链,想问一下目前是如何做好产业链融合这篇文章?

东丽区工信局局长边仕苓:

企业要发展,订单和市场才是关键。为抢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机,我们秉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年初就制定了支持制造业企业“拓市场抢定单稳生产”的12条措施,开展常态化帮扶和产业链撮合对接等活动,主要通过搭建以下两个平台促成链上企业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合作。

一是搭建研发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融合。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与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政府+产业+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将高校的科技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另一方面利用高校人才优势解决企业遇到的研发瓶颈问题,同时企业也为各高校提供学生实践和就业的机会,进而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平高储能、爱思达航天等10余家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研发、转化、投入、产出的全链条创新发展。

二是搭建工业信息化平台,畅通政企、校企沟通渠道。为把常态化帮扶和产业链对接落到实处,结合东丽区企业需求,发挥政府统筹资源的优势,搭建信息化平台,面向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政策信息共享、产业供需撮合对接、产业链招商、知识产权以及融资等多维度的服务,让企业可以第一时间在平台上了解政策、发现合作机会、寻求技术、金融等方面的帮助、拓宽市场渠道以及分享成功经验等,再配合线下交流,提高接链串链成功率,畅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与科研院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为企业创造优质而高效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天津日报记者:

一直以来,东丽区始终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战略机遇,特别是今年,东丽区深入落实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其中,产业协同作为东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盘上的关键一招意义重要。想了解一下,东丽区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特别是在产业链招商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

今年以来,东丽区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年内引进北京优质项目133个,落地央企项目15个。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与重点单位深化协同合作。区领导带队、园区、部门联动,密集走访服务中核集团、中国地质调查局、清华大学、烟草集团等北京重点单位并推动项目合作。与北京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新一代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专项合作,东丽区系统梳理本区企业情况,根据双方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共享中汽中心创新平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国知局专利审协等平台资源;借助世界机器人大会、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等多种契机,双方分别组织企业开展供应链、创新链等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产业协同。与中国投促会京津冀联络处、中国信息协会、中国电视剧协会等重点单位深化合作,签约落地大健康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融媒体数字平台等项目,汇聚行业优质资源。

二是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近年来,东丽区聚集了中汽中心、中核集团、国家电网等一大批央企、国企,是我区拓展北京资源的重要抓手。在服务好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区集中聘任15名重点企业负责人作为招商大使,围绕东丽区“6+1”主导产业,产业精准开拓资源。如深挖国家电网资源,引进国能智深、平高易电等智能装备项目;围绕中汽中心引进华依汽车、天瞳威视、英联汽车等新一代汽车项目;联合爱思达航天科技,引进等北京首航、希贝德等航空航天及新材料项目;与中车唐车合作引进中车业成等轨道交通项目;联合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引进威高集团、中氢国际等医疗器械项目;年内国网电力、航天科工、航材院等央企在东丽新增投资重点项目15个。

三是做强承接北京载体平台。我区充分发挥机场和自贸区的独特优势、借助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的机遇优势、以及拥有医疗器械审批延伸服务窗口的效率优势,为北京企业提供优质落地服务。年内引进中广核辐照、中化学环保、中免集团等北京单位优质项目133个。

津云记者:

华明高新区作为东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承接平台,在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党组书记、主任李全利:

今年以来,华明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安排,结合东丽区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要求,我们聚焦主导产业和实体企业,通过不断深化产业协同、完善产业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扎实推进华明东丽湖平台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第一,以产业协同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我们深度挖掘重点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产业对接合作,提升京津冀地区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一是深化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合作,依托医疗器械快审通道优势,做强华明医疗健康主题园区,推动京津医疗器械产业资质互认、协同发展。实施大项目牵引带动,加速推进北京联东U谷、坤鼎大健康产业园等重点京津产业项目建成运营。二是以爱思达航天科技企业为龙头,加快京津冀新材料产业项目合作,集中落地一批像菲奥姆、希贝德等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人才集聚度强的上下游产业项目,推动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强电力电气产业化项目合作,在实现北京国电富通、天海达等一批企业落地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北京央企二三级公司在东丽实现增资扩产、产业配套。

第二,以创新平台为支撑,加速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一是充分发挥清华高端院创新平台优势,向企业开放各类技术研发资源,打通产研用链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发挥北科大产业化基地、执信科技孵化器科创培育作用,帮助京津冀企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二是突出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作用,以国知局审协天津中心为龙头,探索实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发明专利快审通道,打造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平台,加快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产业全链条生态体系。三是加大人才团队引聚力度,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引育方面制定更加有效政策机制,依托“人才+项目”模式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目前已实现北京国能智深、航大联合、国电富通等研发团队300余人落户。

第三,以服务好企业为目标,全面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我们聚焦京津冀落户企业所需所盼,着力打造利企为民营商环境。一是增强服务功能。引入麦当劳、库迪咖啡、青年酒吧、主题餐厅等配套服务,便利员工多样生活。定制多站点多线路公交专线,便利员工日常通勤。加快人才公寓配套建设,在已使用5万平米的基础上,两年内再新增5万平米,最大化满足高端人才过渡住房需求。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围绕落户企业切身诉求,着力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入学、融资对接等难题,提高企业发展的满意度和粘合度。三是搭建应用场景平台。围绕企业市场需求,开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供需链接活动,创建了园区企业合作“工业淘宝”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逐步打造华明高新区产业合作内循环体系。

吴浩铭: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

jiucuo.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