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与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打造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发挥文化旅游体育的载体作用,通过优化人文环境,营造宜居宜商的优质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的文化信息服务,提升我区营商环境的软实力。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完成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通借通还。自投入使用以来,依托流动服务车下基层832次,城市书房和流动服务车接待读者384707人次,办理图书证14282张,借阅图书188333册次,流动服务车每月深入区部分企业、学校、军队和社区,推动居民和企业职工通过阅读沐浴书香、锻造高尚品格,营造了“全民齐阅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建成区数字文化馆。主要包括数字体验空间、艺术普及评级系统、绩效评估系统等信息发布、艺术欣赏(视频点播)、网上培训、预约、咨询、在线辅导、基层文化馆数字体验分点硬件建设、文化馆总馆视频采集、直播设备等,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东丽区群众和企业职工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二)持续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文化艺术节、“文化双百”工程、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均已连续举办多年。近两年来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近2000场,文化培训近千场,公益性展览160余场,受益群众累计20余万人次。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开展进基层文艺展演,文化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楼宇、走进商圈演出近200场,惠及群众20000人次。充分发掘全区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升级。
(三)打造“阅东方”城市书房文化品牌。2021年,东丽区12家“阅东方”城市书房全部开放,总面积4006平方米,藏书69233册,阅览坐席713个。它将图书馆开到了居民和企业的家门口,将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的图书馆服务送到了居民和企业身边,开放的城市书房以它特色的阅读空间迎来了大量读者。城市书房为全区企业、大专院校、军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城市书房读者办证5481个,外借图书56075册次,还书53901册次,接待读者153697人次。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志愿服务进书房进企业等形式新颖、主题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吸引众多市民走进书房、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吸引众多媒体走进了书房,书房已成为东丽区的文化新品牌。
三、工作成效
一是区级公共文化场馆逐步完备。目前全区共有东丽区图书馆、东丽区文化馆、东丽区博物馆、东丽区美术馆、东丽区礼堂5个公共文化场馆,其中东丽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东丽区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二是基层文化中心覆盖率显著提升。目前已建成11个街道文化中心和98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街道文化中心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均设有阅览室、书画室、多功能厅、教育培训室等功能室,成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三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全面推进。分馆建设覆盖率100%,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区图书馆、文化馆均设有电子阅览室,WIFI全覆盖。依托“津丽大讲堂”“书香雅韵小课堂”“大咖来袭”名家讲座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普及文化知识,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百余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城市书房使用效能。一是在全区开展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定格城市书房最美瞬间”摄影大赛。二是加强全国各地城市书房的合作交流,推进城市书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城市书房和流动服务车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举办多种特色、特别是深入企业的阅读推广活动。四是组织天津市美术家、书法家开展送书画进企业活动,在文化馆公众号开展针对企业职工的摄影作品展系列活动。
(二)持续加强文化交流。一是与市文旅局、市群艺馆协调配合,组织开展第三十一届“东丽杯”鲁藜诗歌评选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东丽区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三是继续落实津滨两区合作交流。四是继续推动东西部协作交流活动,组织非遗交流展、摄影交流展、培训交流、“品读卷墨书香 赓续红色力量”主题阅读等活动。五是筹备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