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产城”融合 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3-06-13 09:37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字号:
    

一、工作背景

天津市东丽湖现代服务业服务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发展主轴中心地带,深度融入“津城”,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现代服务功能拓展;积极对接“滨城”,强化产业互动,为周边产业园区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实现合作共赢。2021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同意在天津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东丽湖抢抓机遇,围绕“园区+产业”的整体开放布局,充分发挥区位及环境优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产城”融合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精准定位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示范区“一核心四片区”的产业布局规划,即打造东部品质生活区、西部科技服务区、南部平台服务区、北部生态康养区、中部商贸文旅核心区。明确重点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及重点载体。

(二)聚焦四个产业组团板块,推动发展

一是商贸文旅。依托欢乐谷、恒大酒店、郊野湿地公园、两湖公园等资源,完善景区服务配套,发展亲子旅游、冰上娱乐,打造冰雪世界、侏罗纪等特色主题旅游园区,塑造东丽湖精品旅游线路、示范街区,推动星级酒店提升发展,吸引万科里、奥特莱斯等商贸品牌,打造目的地消费模式,促进旅游消费向中高端专业水平迈进。

二是科技金融。重点扶持水环中心、成立航空、中检科健等科技创新企业,利用资源优势,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领域市场主体。利用东丽湖3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集聚优势和投资类企业产业政策优势,依托现有投资类企业,延伸吸引一批股权投资管理类基金、商业保理类公司,以政策优势打造一定规模的金融优势产业。

三是健康医养。采用医疗健康园区+康养社区结合的模式,积极引进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智慧医养等产业,重点聚焦多功能、可穿戴、便携式康养设备的研发生产、人员培训等产业,打造集企业孵化、产业基金、人才培训、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健康园区。

四是平台服务。依托现有楼宇载体及国网客服中心资源,聚焦后台服务、IC设计、数据应用等知识(人才)密集型领域,加快引进一批金融、能源、电信、公路水路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打造“后台+”生态。

(三)形成“1+3+3+N”工作机制,落实保障

建立和完善东丽湖服务业示范区建设“1+3+3+N”制度体系。一是制定方案。制定《天津市东丽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建立清单。建立载体、政策、项目三个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机制保障。成立东丽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金融局、区科技局、区宣传部、东丽湖街道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自领域推进东丽湖服务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保证各领域工作纵深有序开展;四是争取政策落地。积极向区、市级层面争取N项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领域的专项促进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加大平台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借助“两微一抖”及搜狐、新浪等多家新闻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扩大东丽湖影响力,举办马拉松乐跑赛、文化旅游体育节、东丽湖地产企业团购节等品牌活动,营造“多彩东丽湖、年轻东丽湖”的浓厚氛围。 

三、工作成效

11月17日,天津市商务局公布东丽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获评天津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信心,推动落实商贸文旅、科技金融、健康医养、平台服务四个产业组团板块集聚,为各类企业提供开放、便利的优质营商环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东丽湖将加快集聚一批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加速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培育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不断增强对外开放能力,吸引合作一批国际化产业项目。通过3到5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基本建成东丽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与天津自贸区接轨的开放政策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的开放集聚效应充分显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活力和能量得到释放,成为滨城、津城之间重要的服务业示范区域,为天津自贸区建设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