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科技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市科技局在2020年出台了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东丽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也在同年出台,并在全市率先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发展计划。
三年以来,东丽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精神,高效落实市区委关于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以科技创新服务为抓手,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是东丽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冲刺年,区科技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夯实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出区域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各项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利用线上开展政策宣讲,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组织召开线上科技政策宣讲会;举办科技金融政策宣讲暨融资对接会;利用“科技政策云讲堂”系列活动,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业务培训、针对雏鹰企业贷款补贴政策进行专项宣讲、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辅导等共10余场活动,用科技创新政策助企快速发展。
(二)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开展精细辅导做大存量。联合街道园区梳理分析区内科技型企业年度经营收入、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情况。对照天津市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评价入库标准,筛选出目标企业500余家,坚持分类指导,细心辅导的原则有序组织企业开展申报。持续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发展计划,累计辅导210家企业申报新认定高企、109家企业申报重新认定高企。
(三)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圈,为企业赋能纾困。围绕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和贷款难,举办科技金融系列活动12场,发布13类153项天津市科技金融产品;组织北京、中信、招商、民生、农商、邮储、工商等银行搭建“银企双向解压”平台,面向200余家企业进行惠企贷款融资产品宣介。
(四)聚焦服务中航大科技园,助力科技园发展提质增效。成立科技园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专班,召开专班工作推动例会25次;组织科技园与街道园区进行沟通交流,在协同招商、运行管理经验互鉴及项目承接等方面形成互为支撑的良好局面;坚持用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园区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对园区建设、创新平台的搭建、在孵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力支持大学科技园以高标准建设成为我市优秀大学科技园。
三、工作成效
(一)科技政策有效落实,企业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受理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项目200余项,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不少于1000万元;争取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支持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和航天精工等重点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辅导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申报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项,获市级资金支持200万元;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820项,登记额80亿元,居全市第二名。
(二)建成较为完善的“多库联动”信息共享平台,新发展动能不断壮大。目前,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达到53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94家;天津市雏鹰企业评价入库413家、瞪羚企业入库21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入库11家。
(三)形成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需求能力持续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点面结合、一企一策、分批撮合”的方式安排银行和服务机构联系企业,汇集企业资金需求约3亿元,对接解决科技企业贷款3000余万元。
(四)中航大科技园建设成果凸显,成为我市首批优秀市级大学科技园。自建成以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5项,在孵企业42家;与15家重点航空航天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获批组建天津市航空装备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企业服务。建立多层次政策服务组,开展常态化政策宣讲和服务,为科技型企业解读各项科技政策,讲解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流程,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让企业应享尽享。二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不断扩大创新主体队伍,推动创新主体从量大走向质强,提升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创新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孵化载体,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